不二门中法奥玄,诸魔战退识人天。本来面目今方见,一体原因始得全。

秉证三乘随出入,丹成九转任周旋。挑包飞杖通休讲,幸喜还元遇老鼋。

老鼋驮着他们,翙波踏浪,行经多半日,将次天晚,好近东岸,忽然问曰:“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原来那长老自到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问得老鼋年寿,无言可答,却又不敢欺,打诳语,沉吟半晌,不曾答应。老鼋即知不曾替问,他就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咦!还喜得唐僧脱了胎,成了道,若似前番,已经沉底。又幸白马是龙,八戒、沙僧会水,行者笑巍巍显大神通,把唐僧扶驾出水,登彼东岸。只是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了。师徒方登岸整理,忽又一阵狂风,天色昏暗,雷闪俱作,走石飞沙。但见那——

诗句

  1. 不二门中法奥玄:在最深处的不二之地,佛法之奥妙深邃。
  2. 诸魔战退识人天:所有妖魔在战斗中退却,显露出人的真谛和宇宙的法则。
  3. 本来面目今方见:现在人们终于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4. 一体原因始得全: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统一的原因,理解这一点才能达到圆满。
  5. 秉证三乘随出入:持有证悟三乘教义,随行于世间的修行者。
  6. 丹成九转任周旋:丹道修炼至第九转,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
  7. 挑包飞杖通休讲:放下所有包袱和武器,轻松自在地交流。
  8. 幸喜还元遇老鼋:幸运地遇到老鼋,得以脱险。

译文

在最深处的不二之地,佛法之奥妙深邃。
所有妖魔在战斗中退却,显露出人的真谛和宇宙的法则。
现在人们终于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统一的原因,理解这一点才能达到圆满。
持有证悟三乘教义,随行于世间的修行者。
丹道修炼至第九转,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
放下所有包袱和武器,轻松自在地交流。
幸运地遇到老鼋,得以脱险。

注释

  • 不二门中法奥玄:不二门是佛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代着超越一切分别和对立的境界,这里的“法”指佛法或宗教教义,“玄”指神秘、深奥之意。
  • 诸魔战退识人天:诸魔在这里指的是各种邪恶势力或者障碍,通过战斗的退却,揭示了人的真实境界——认识并理解宇宙万物的真相。
  • 本来面目今方见:本来面目是指事物原本的状态,也就是真相或本质。在这里强调的是,只有在经历挑战和困难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事物的本质。
  • 一体原因始得全:一体原因指的是万物的根本原因或道理,只有理解了这些原理,才能使一切都归于完整和谐。
  • 秉证三乘随出入:秉证是获得证悟的意思,三乘则是佛教中的三个主要修习途径,分别代表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随出入表示随时随地都在修行。
  • 丹成九转任周旋:丹道修炼中的”九转”是一个比喻,形容修为达到了非常高深的程度,可以随意施展。
  • 挑包飞杖通休讲:挑包通常指携带行李或包袱,这里可能是指放下所有的负担;飞杖则可能指使用法宝或武器;休讲即停止讲话,不再讨论任何事情。整体表达放下一切,与世无争的意思。
  • 幸喜还元遇老鼋:还元是道教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修炼到返本归真的境地。遇老鼋则是指遇到了老鼋这个角色或帮助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经历进行诗意的描绘,表现了他们通过修炼和修行,逐渐领悟到真理和大道的过程。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非常丰富,既有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状态。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环境的渲染,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