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铜锣间花腔鼓,簇簇攒攒分队伍。

戗金铠甲赭黄袍,剪绒战袄葵花舞。

垓心两骑马如龙,阵内一双人似虎。

周围绕定杏黄旗,正按中央戊己土。

那两员首将都骑黄马,上首是美髯公朱仝,下手是插翅虎雷横。一遭人马尽都是黄旗,黄袍铜甲,黄马黄缨。中央阵四门,东门是金眼彪施恩,西门是白面郎君郑天寿,南门是云里金刚宋万,北门是病大虫薛永。那黄旗中间,立着那面“替天行道”杏黄旗。旗杆上拴着四条绒绳,四个长壮军士晃定。中间马上有那一个守旗的壮士,怎生模样?但见:

冠簪鱼尾圈金线,甲皱龙鳞护锦衣。

凛凛身躯长一丈,中军守定杏黄旗。

这个守旗的壮士便是险道神郁保四。那簇黄旗后,便是一丛炮架,立着那个炮手轰天雷凌振,引着副手二十余人,围绕着炮架。架子后,一带都摆着挠钩套索,准备捉将的器械。挠钩手后,又是一遭杂采旗幡,团团便是七重围子手,四面立着二十八面绣旗,上面销金二十八宿星辰,中间立着一面堆绒绣就、真珠圈边、脚缀金铃、顶插雉尾、鹅黄帅字旗。那一个守旗的壮士怎生模样?但见: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是第七十六回中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的内容。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熟铜锣间花腔鼓,簇簇攒攒分队伍。

译文: 当锣声响起时,鼓声随之而来,士兵们紧密地排列着。

戗金铠甲赭黄袍,剪绒战袄葵花舞。

译文: 士兵们穿着金色的铠甲,身着赭黄色的战袍,战袄上绘有葵花图案,宛如舞蹈。

垓心两骑马如龙,阵内一双人似虎。

译文: 中央的两匹马如同龙一般矫健,阵内的一对战士如同虎般勇猛。

周围绕定杏黄旗,正按中央戊己土。

译文: 四周围绕着的是一面黄色的旗帜,它正好对应中央的戊己土星。

那两员首将都骑黄马,上首是美髯公朱仝,下手是插翅虎雷横。

译文: 这两员将领都骑着黄色的马,上面的是一位胡须浓密的朱仝将军,下面的是一位名为雷横的勇士。

一遭人马尽都是黄旗,黄袍铜甲,黄马黄缨。

译文: 这一次所有的士兵和马匹都是黄旗,他们身穿黄色的盔甲,骑着黄色的马,马鬃也被绑上了黄色的丝带。

中央阵四门,东门是金眼彪施恩,西门是白面郎君郑天寿,南门是云里金刚宋万,北门是病大虫薛永。

译文: 在中央的四门分别是:东边由金眼彪施恩把守;西边是白面郎君郑天寿;南边的门由云里金刚宋万把守;北边的门由病大虫薛永把守。

那黄旗中间,立着那面“替天行道”杏黄旗。

译文: 在黄旗的中心位置,立着一面写有“替天行道”四个字的杏黄色旗帜。

旗杆上拴着四条绒绳,四个长壮军士晃定。

译文: 在旗帜的顶端系着四条绳子,四个健壮的士兵负责固定这些绳子。

中间马上有那一个守旗的壮士,怎生模样?但见:

译文: 在这面旗帜下,有一个守护旗帜的士兵,他的模样是怎样的?请看下面描述。

冠簪鱼尾圈金线,甲皱龙鳞护锦衣。

译文: 这个士兵戴着装饰有鱼尾图案的金线头饰,他的铠甲表面刻着龙鳞状的纹理,保护着他华丽的战衣。

凛凛身躯长一丈,中军守定杏黄旗。

译文: 他的身体魁梧而威武,身高一丈有余,守护着中央的杏黄旗帜。

这个守旗的壮士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译文: 这个守卫旗帜的士兵名叫郁保四,他以勇敢和智慧著称于梁山好汉之中。

那簇黄旗后,便是一丛炮架,立着那个炮手轰天雷凌振。

译文: 在那些黄色旗帜的背后,是一个装有大炮的架子,那里站着一个叫凌振的炮手。

引着副手二十余人,围绕着炮架。

译文: 凌振和他的副手二十多人负责操作这些火炮,围绕着炮架进行操作。

架子后,一带都摆着挠钩套索,准备捉将的器械。

译文: 架子后面摆放了一系列用于擒拿敌人的设备,包括各种抓钩、套索等,用来捕获敌人。

挠钩手后,又是一遭杂采旗幡,团团便是七重围子手。

译文: 在擒拿设备的旁边,又有一片杂采旗幡,形成了一个七层包围网,用来捕捉敌人。

四面立着二十八面绣旗,上面销金二十八宿星辰。

译文: 在四周还有二十八面装饰华丽的绣旗,上面绘有二十八个星座,象征着天上的繁星。

中间立着一面堆绒绣就、真珠圈边、脚缀金铃、顶插雉尾、鹅黄帅字旗。

译文: 那中间的旗帜是由珍贵的绒毛制成的,边缘镶有珍珠,上面还点缀着金色的铃铛,顶部装饰有鸡尾羽翎和象征权威的黄色帅字旗。

那一个守旗的壮士怎生模样?但见:

译文: 那个守护旗帜的士兵长得怎样?请看以下描述。

冠簪鱼尾圈金线,甲皱龙鳞护锦衣。

译文: 这个士兵头戴带有鱼尾装饰的头饰,穿着刻有龙鳞纹路的华丽铠甲。

凛凛身躯长一丈,中军守定杏黄旗。

译文: 他的身材高大威猛,身高可达一丈,守护着中央的杏黄旗帜。

这个守旗的壮士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译文: 这个守护旗帜的士兵名叫郁保四,以勇气与智慧著称于梁山好汉之间。

那簇黄旗后,便是一丛炮架,立着那个炮手轰天雷凌振。

译文: 在那些黄色旗帜后方,是一个装有大炮的架子,那里站着一个叫凌振的炮手。

引着副手二十余人,围绕着炮架。

译文: 凌振和他的副手二十多人负责操作这些大炮,围绕在炮架周围。

架子后,一带都摆着挠钩套索,准备捉将的器械。

译文: 架子后面配备了一套抓钩和套索等擒拿工具,用于抓捕敌军。

挠钩手后,又是一遭杂采旗幡,团团便是七重围子手。

译文: 在擒拿设备的旁边,又布置了一些旗帜和捕兽网等装备,形成一道七层的防线。

四面立着二十八面绣旗,上面销金二十八宿星辰。

译文: 四周摆放了二十八面装饰精美的旗帜,上面绘制了二十八个星座,象征着天空中的繁星。

中间立着一面堆绒绣就、真珠圈边、脚缀金铃、顶插雉尾、鹅黄帅字旗。

译文: 中间的那面旗帜是由珍贵的绒毛制成,边缘镶有珍珠,上面还点缀着金色铃铛,顶部装饰有鸡尾羽翎和代表权威的黄色帅字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争场景,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姿以及战场上的紧张气氛。从士兵们的装束到武器的使用,再到战略布局和战术安排,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仿佛亲身置身于那激烈的战斗中。诗中不仅展示了士兵的智慧和勇气,还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整首诗通过鲜明的视觉画面和生动的语言表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军事场面,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英雄们的风采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