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饮毒已知情,恐坏忠良水浒名。
便约李逵同一死,蓼儿洼内起佳城。
李逵临死之时,付嘱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原来楚州南门外蓼儿洼,果然风景异常,四面俱是水,中有此山。宋江自到任以来,便看在眼里,常时游玩乐情。虽然窄狭,山峰秀丽,与梁山泊无异。常言:“我死当葬于此处。”不期果应其言。宋江自与李逵别后,心中伤感,思念吴用、花荣,不得会面。是夜药发,临危嘱付从人亲随之辈:“可依我言,将我灵柩,殡葬此间南门外蓼儿洼高原深处,必报你众人之德。乞依我嘱。”言讫而逝。有诗为证:
受命为臣赐锦袍,南征北伐有功劳。
诗句释义
宋江饮毒已知情,恐坏忠良水浒名。
注释:宋江因为知道自己将服毒,担心自己死后,他的名声和忠良的声誉会受到损害。
便约李逵同一死,蓼儿洼内起佳城。
注释:宋江与李逵约定共同死去,希望在蓼儿洼这个地方建立一个他们生前所建的“好城”。
李逵临死之时,付嘱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注释:李逵临终前,嘱咐跟从的人:“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把我的灵柩运到楚州南门外的蓼儿洼,和我哥哥一起埋葬。”说完就去世了。
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注释:跟随的人准备好了棺材,并按照李逵的指示,把棺材运到了蓼儿洼,和宋江一起安葬。
原来楚州南门外蓼儿洼,果然风景异常,四面俱是水,中有此山。
注释:楚州的南门外有一个地方叫蓼儿洼,那里的风景特别美,四周都是水,中间有一座山。
宋江自到任以来,便看在眼里,常时游玩乐情。虽然窄狭,山峰秀丽,与梁山泊无异。
注释:宋江自从担任楚州知府以来,就对那里的风景非常欣赏,经常在那里游玩。虽然这里地势狭窄,但山峰秀丽,景色与梁山泊相似。
常言:“我死当葬于此处。”不期果应其言。
注释:人们常说:“如果我死了,我会葬在这里。”没想到这真的应验了。
宋江自与李逵别后,心中伤感,思念吴用、花荣,不得会面。
注释:宋江和李逵分别后,他感到非常伤感,想念吴用和花荣,但是无法和他们见面。
是夜药发,临危嘱付从人亲随之辈:“可依我言,将我灵柩,殡葬此间南门外蓼儿洼高原深处,必报你众人之德。乞依我嘱。”言讫而逝。
注释:那天晚上药发作了,宋江在危急时刻嘱咐随从的人:“你们要按照我说的话去做,把我的灵柩葬在这个地区南门外的蓼儿洼高原的地方,一定报答你们的恩德。请听从我的嘱托。”说完就去世了。
译文:
宋江因服用毒药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因此担心自己的名声和忠良的形象受到损害。为了不让自己的名誉受损,他决定与弟弟李逵一同离世,并在蓼儿洼这个地方建立一个新的地方来安葬他们。李逵临终前嘱咐跟随的人要把他的灵柩运送到楚州南门外的蓼儿洼和他一起埋葬。最后,宋江在与李逵分别后感到悲伤,思念他的老朋友吴用和花荣,但没有机会见面。在一个晚上,因为药物发作,宋江去世了。在他临终之前,他还叮嘱随从的人要依照他的指示,把他的灵柩安葬在蓼儿洼的高原深处,以此来报答他们的帮助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