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有诗为证:
奸邪误国太无情,火烈擎天白玉茎。
他日三边如有警,更凭何将统雄兵。
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李逵星夜到楚州,别有商议。
且说黑旋风李逵自到润州为都统制,只是心中闷倦,与众终日饮酒,只爱贪杯。听得楚州宋安抚差人到来有请,李逵道:“哥哥取我,必有话说。”便同干人下了船,直到楚州,径入州治拜见。宋江道:“兄弟,自从分散之后,日夜只是想念众人。吴用军师,武胜军又远。花知寨在应天府,又不知消耗。只有兄弟在润州镇江较近,特请你来商量一件大事。”李逵道:“哥哥,甚么大事?”宋江道:“你且饮酒。”宋江请进后厅,见成杯盘,随即管待李逵,吃了半晌酒食。将至半酣,宋江便道:“贤弟不知,我听得朝廷差人赍药酒来赐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宋江道:“兄弟,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宋江道:“兄弟且慢着,再有计较。”不想昨日那接风酒内,已下了慢药。当夜,李逵饮酒了。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二十回 ·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
译文:
《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宋江)在蓼儿洼喝御酒后,感到腹部疼痛,怀疑酒中被下毒。他急忙让人去探询送酒的人,却在途中的旅馆又喝了酒。宋江知道中了奸计,一定是奸臣们下的药酒。他感叹道:“我自幼学习儒家经典,长大后通晓法律。不幸误入歧途,没有做过任何有悖于良心的事情。如今,皇帝相信了谗言,赐给我毒药酒,我有何罪?即使我死了也不争辩,只有李逵现在润州担任都统制,如果他得知朝廷的奸邪行径,必定会再次聚集山林,毁掉我们一生的清白和忠义事业。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问题。”
注释:
- “水浒传”:指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 “第一百二十回”:指的是《水浒传》中的第二十一回到第二百零一回的合称。
- “宋公明”:这里指宋江,书中的男主角之一。
- “蓼儿洼”:地名,位于山东东平县西南。
- “御酒”:皇帝赐给大臣或贵族的酒。
- “肚腹疼痛”:指宋江因怀疑自己被下了药酒而感到身体不适。
- “心腹疑”:内心非常疑虑。
- “思下药”:思考是否有人在酒中下毒。
- “更凭”:更加。
- “奸邪误国太无情”:指责奸臣们故意陷害皇帝。
- “火烈擎天白玉茎”:形容酒的火热热烈,比喻皇帝的圣明与伟大。
- “李逵”:黑旋风李逵,书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性格豪爽直率。
- “楚州”:地名,今河南商水县。
- “润州镇江较近”:润州(今江苏镇江)离宋江所在位置较近,方便联络。
- “反了罢”:造反吧。
- “军马尽没”:军队全部被消灭。
- “招军买马”:招集士兵,购买战马。
- “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比在奸臣手下受气强。
- “慢药”:慢性毒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江在蓼儿洼喝酒时的担忧及最终的决定。宋江原本是一个读书人,后来误入歧途,成为了一名官员。他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同时也招致了奸臣们的仇恨和陷害。诗中展现了宋江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对朝廷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动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