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绝句一首,诗曰: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后来宋公明累累显灵,百姓四时享祭不绝。梁山泊内,祈风得风,祷雨得雨。又在楚州蓼儿洼,亦显灵验。彼处人民,重建大殿,添设两廊,奏请赐额。妆塑神像三十六员于正殿,两廊仍塑七十二将,侍从人众。楚人行此诚心,远近祈祷,无有不应。护国保民,受万万年香火。年年享祭,岁岁朝参。万民顶礼保安宁,士庶恭祈而赐福。至今古迹尚存。太史有唐律二首哀挽,诗曰: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亦堪怜。
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泛钓船。
生当庙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
诗句与译文对照:
-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 注释:天罡星和地煞星分别在天空和地下存在。
- 译文:天罡星辰已经返回了天界,而地煞星仍然留在地面上。
-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 注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得到了神灵的庇护,并在史书上留下了他们的事迹。
- 译文:自古以来的英雄们都享受着神灵的庇护,他们的事迹也被记录在历史书上,传颂千古。
- 后来宋公明累累显灵,百姓四时享祭不绝。梁山泊内,祈风得风,祷雨得雨。又在楚州蓼儿洼,亦显灵验。彼处人民,重建大殿,添设两廊,奏请赐额。妆塑神像三十六员于正殿,两廊仍塑七十二将,侍从人众。楚人行此诚心,远近祈祷,无有不应。护国保民,受万万年香火。年年享祭,岁岁朝参。万民顶礼保安宁,士庶恭祈而赐福。至今古迹尚存。太史有唐律二首哀挽,诗曰:
- 注释:宋朝的名将宋江等多次显灵,百姓们一年四季都在进行祭祀活动。在楚州的蓼儿洼也出现过类似的神迹。当地人民重建了大殿,并增设了两廊,请求皇帝赐予匾额。在正殿里装饰了三十六尊神像,两廊还塑有七十二位将军,侍从人员众多。楚人对这些神灵表示极大的敬意,无论远近,只要祈祷就都能得到回应。他们保护国家、人民,受到世代人的香火供奉。每年都在进行祭祀,每年也都去朝拜。所有民众都对神灵表示尊敬和安宁,士人和平民恭敬祈求神灵赐福。至今这些遗迹仍然存在。太史(可能是史官或官员)写下了两首哀悼的诗歌,内容如下:
-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亦堪怜。
- 注释: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怨恨苍天。韩信和彭越当年也曾遭受过同样的遭遇。
- 译文:不要因为个人的失意而怨恨苍天,因为韩信和彭越当年也遭遇过同样的命运。
- 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
- 注释:一心追求功名,曾一度摧毁敌人的前锋;历经百战,最终俘获了辽邦的敌人。
- 译文:全心全意追求功名,曾经一度摧毁敌人的前锋,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最终俘获了辽邦的敌人。
- 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
- 注释:曾经威震四方的煞曜星已经陨落,但那些奸臣贼子依旧横行。
- 译文:曾经威震四方的煞曜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那些奸臣贼子依旧横行霸道。
-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泛钓船。
- 注释:如果早知道会死于毒药的话,我宁愿选择像鸱夷子那样自由自在地泛舟江湖。
- 译文:如果早知道会受到毒药的毒害,我宁愿学习鸱夷子那样自由自在地去江上泛舟。
- 生当庙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 注释:活着的时候享受人们的祭祀,死后也能获得封侯的荣耀。一个男子一生的愿望已经得到了满足。
- 译文:虽然生命有限,但在死后能够得到人们的祭祀和封赏,一个男子一生的愿望已经得到了满足。
- 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
- 注释:夜晚铁马嘶鸣,山头月色暗淡;秋天玄猿的长啸声声入耳,浓密的云层遮住了天空。
- 译文:夜幕降临,铁甲的战马嘶鸣声响彻山间;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伴随着玄猿的啸声回荡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