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休絮繁。卢俊义听了圣旨宣取回朝,便同使命离了庐州,一齐上了铺马来京。于路无话,早至东京皇城司前歇了。次日早,到东华门外伺候早朝。时有太师蔡京,枢密院童贯,太尉高俅、杨戬,引卢俊义于偏殿朝见上皇。拜舞已罢,天子道:“寡人欲见卿一面。”又问:“庐州可容身否?”卢俊义再拜奏道:“托赖圣上洪福齐天,彼处军民亦皆安泰。”上皇又问了些闲话。俄延至午,尚膳厨官奏道:“进呈御膳在此,未敢擅便,乞取圣旨。”此时高俅、杨戬,已把水银暗地着放在里面,供呈在御案上。天子当面将膳赐与卢俊义,卢俊义拜受而食。上皇抚谕道:“卿去庐州,务要尽心安养军士,勿生非意。”卢俊义顿首谢恩,出朝回还庐州,全然不知四个贼臣设计相害。高俅、杨戬相谓曰:“此后大事定矣。”有诗为证: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二十回 ·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此句描述了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因梦见梁山泊的山神而前往巡视。
译文
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宋江、武松等英雄人物的故事。
- 第一百二十回:小说《水浒传》的某一章节,此处指这一章节的内容。
-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指的是宋江(宋公明)在蓼儿洼集结义军的情景。
-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描述的是徽宗皇帝在梦中来到梁山泊,被梁山泊的山神接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通过皇帝梦游梁山泊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展现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形象,他们虽然身陷困境,但依然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智慧。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