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宋江见军士连日辛苦,且教暂歇。攻打蓟州,自有计较了。先使人往檀州问张清箭疮如何,神医安道全使人回话道:“虽然外损皮肉,却不伤内。请主将放心。调理的脓水乾时,自然无事。即目炎天,军士多病,已禀过赵枢密相公,遣萧让、宋清前往东京收买药饵,就向太医院关支暑药。皇甫端亦要关给官局内啖马的药材物料,都委萧让、宋清去了。就报先锋知道。”宋江听的,心中颇喜,再与卢先锋计较,先打蓟州。宋江道:“我未知你在玉田县受围时,已自先商量下计了。有公孙胜原是蓟州人,杨雄亦曾在那府里做节级,石秀、时迁亦在那里住的久远。前日杀退辽兵,我教时迁、石秀也只做败残军马,杂在里面,必然都投蓟州城内住扎。他两个若入的城中,自有去处。时迁曾献计道:‘蓟州城有一座大寺,唤做宝严寺。廊下有法轮宝藏,中间大雄宝殿,前有一座宝塔,直耸云霄。’石秀说道:‘我教他去宝藏顶上躲着,每日饭食,我自对付来与他吃。如要水火,直待夜间爬下来净手。只等城外哥哥军马打的紧急时,然后却就宝严寺塔上放起火来为号。’时迁自是个惯飞檐走壁的人,那里不躲了身子。石秀临期自去州衙内放火。他两个商量已定,自去了。我这里一面收拾进兵。”有诗为证:

水浒传 · 第八十四回 ·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且说宋江见军士连日辛苦,且教暂歇。攻打蓟州,自有计较了。先使人往檀州问张清箭疮如何,神医安道全使人回话道:“虽然外损皮肉,却不伤内。请主将放心。调理的脓水乾时,自然无事。即目炎天,军士多病,已禀过赵枢密相公,遣萧让、宋清前往东京收买药饵,就向太医院关支暑药。皇甫端亦要关给官局内啖马的药材物料,都委萧让、宋清去了。就报先锋知道。”宋江听的,心中颇喜,再与卢先锋计较,先打蓟州。宋江道:“我未知你在玉田县受围时,已自先商量下计了。有公孙胜原是蓟州人,杨雄亦曾在那府里做节级,石秀、时迁亦在那里住的久远。前日杀退辽兵,我教时迁、石秀也只做败残军马,杂在里面,必然都投蓟州城内住扎。他两个若入的城中,自有去处。时迁曾献计道:‘蓟州城有一座大寺,唤做宝严寺。廊下有法轮宝藏,中间大雄宝殿,前有一座宝塔,直耸云霄。’石秀说道:‘我教他去宝藏顶上躲着,每日饭食,我自对付来与他吃。如要水火,直待夜间爬下来净手。只等城外哥哥军马打的紧急时,然后却就宝严寺塔上放起火来为号。’时迁自是个惯飞檐走壁的人,那里不躲了身子。石秀临期自去州衙内放火。他两个商量已定,自去了。我这里一面收拾进兵。”

译文:
宋江见士兵们连续劳累多日,决定让他们暂时休息。攻打蓟州,他有自己的策略。首先派人去檀州询问张清的箭伤情况,得知他的箭伤并不严重后,宋江便安心了许多。接着,宋江与卢俊义商议了攻打蓟州的计策。宋江说:“我之前并不知道你被困在玉田县时就已经制定了这个计划。公孙胜原本是蓟州的居民,杨雄也曾在蓟州做过节级,石秀和时迁也在蓟州居住过很长时间。前些日子我们成功击退了辽兵,我曾安排时迁和石秀混在其中,假装是被打败的军队。如果他们进入蓟州城内,我们就有地方藏身了。时迁曾经建议,我们可以利用蓟州城的大寺——宝严寺作为我们的根据地。寺庙的走廊中有一个法轮宝藏,大殿中有一个大雄宝殿,前面有一个高高的宝塔。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石秀则建议,他可以负责在大寺的宝藏顶部藏身,由我负责提供食物。如果需要用水或者火,我可以在晚上爬下来解决。只要外面哥哥的部队攻击得越来越激烈,我们就可以从宝严寺的塔上点燃大火为信号。时迁是个擅长攀爬墙壁的人,所以不用担心他会逃走。石秀会去州衙门放火。他和时迁已经商量好了计划,准备行动了。而我在这边正在积极筹备进攻蓟州的行动。

注释:

  1. 水浒传:这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2. 第八十四回:指《水浒传》中的第84个故事。
  3. 宋公明:宋江的别称,他是梁山泊的领导者之一。
  4. 先使:首先派去的人。
  5. 檀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一带。
  6. 张清:小说中的人物,曾参与多次战斗,是梁山好汉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7. 神医安道全:小说中人物,专门治疗各种疾病。
  8. 宝严寺: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院。
  9. 法轮宝藏:佛教用语,意指佛法的传承和发扬。
  10. 大雄宝殿:佛教建筑中供奉佛祖的大殿。
  11. 宝塔:古时用于供奉佛像的建筑,常建于寺庙中。
  12. 石秀:小说中人物,擅长武艺,曾参与多次战斗。
  13. 时迁:小说中人物,擅长潜入敌人内部传递消息。
  14. 皇甫端:小说中人物,负责掌管官库物资。
  15. 赵枢密相公:小说中人物,担任官职的赵公明(赵构)的父亲。
  16. 萧让、宋清:小说中人物,负责购买药物并运送至前线。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情节描述,通过宋江对士兵的关心和调度,展现了宋江的仁德和智谋。诗中描述了宋江如何通过询问张清的伤势来安抚士兵,以及如何利用地形和战术来制定攻击计划。同时,诗中也展现了宋江对敌人的轻视,以及对战争策略的高超运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一场激烈的战斗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