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董平、施恩、杜兴,饯别宋江、卢俊义入城。花荣传令地城北五里外,扎两个营寨。施恩、杜兴各领兵五千,设强弓硬弩,并诸般火器,屯扎以当敌锋。又于东西两路,设奇兵埋伏,不题,其高平自有史进、穆弘,陵川自有李应、柴进,卫州自有公孙一清、关胜、呼延灼,各各守御。看官牢记话头。
且说宋先锋三队人马,离盖州行三十余里。宋江在马上遥见前面有座山岭,多样时,方到山前。却在马首之右。宋江观看那山形势,比他山又是不同。但见:
万叠流岚鳞密次,数峰连峙雁成行。岭颠崖石如城郭,插天云木绕苍苍。
宋江正在观看山景,忽见李逵上前用手指道:“哥哥,此山光景,与前日梦中无异。”宋江即唤降将耿恭问道:“你在此久,必知此山来历。若依许贯忠图上,此山在州城东,当叫做天池岭。”李逵道:“梦中那秀士正是说天池岭,我却忘了。”耿恭道:“此山果是天池岭。其颠石崖如城郭一般,昔人避兵之处。近来土人说,此岭有灵异,夜间石崖中往往有红光照耀。又有樵者到崖畔,有异香扑鼻。”宋江听罢,便道:“如此却符合李逵的梦。”是日,兵行六十里安营。于路无话。不则一日,来到壶关之南。离关五里下寨。
诗句:水浒传·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花荣、董平、施恩、杜兴饯别宋江、卢俊义入城。万叠流岚鳞密次,数峰连峙雁成行,岭颠崖石如城郭。
译文:在盖州分定两队兵马人数,写成阄子,与卢俊义焚香祷告。万叠流岚鳞密次,数峰连峙雁成行,岭颠崖石如城郭。
关键词解释: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著。其中第九十四回主要讲述了宋江和李逵等人的故事。关胜义降三将:指的是宋江和李逵等人的义气和勇敢表现。李逵莽陷众人:形容李逵勇猛无畏的性格特点。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梁山好汉们的英勇事迹和义气精神,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勇敢、义气的赞美和推崇,表达了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