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像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下面是对《天工开物》的逐句解读和翻译:

  1. 序的原文与翻译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官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

  1.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天覆地载”:形容天地广大无垠。
  • “物数号万”:指世上的事物种类繁多。
  • “事亦因之曲成”:事情的发展是自然形成的。
  • “岂人力也哉?”:表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并非人力所能决定。
  • “无益生人与有益者”:指出世间的事物既有对人无益的,也有对人有益的。
  • “聪明博物者”:具有广博知识和敏锐见识的人。
  • “稠人推焉”:众人推崇。
  • “臆度楚萍”:主观猜测。
  • “釜鬵之范鲜经”:比喻学问或技艺浅显。
  • “画工”:指画家。
  • “鬼魅”:指鬼神。
  • “犬马”:指牲畜。
  • “肃慎之矢”:指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箭。
  •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庆幸自己生于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 “滇南车马纵贯辽阳”:指云南地区的交通发达。
  • “岭徼官商横游蓟北”:形容边疆地区商业繁荣。
  • “为方万里中”:指中国地域辽阔。
  • “何事何物不可可见见闻闻”:指所见所闻皆非虚妄。
  • “东晋之初、南宋之季”:指东晋和南宋时期的人们。
  • “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意指这些地方的商品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如同少数民族的物品一样。
  1. 作品背景及作者介绍:《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瑰宝,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冶金、陶瓷等多个领域。该书总结了明朝初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辉煌。

  2. 作品主题与内容:《天工开物》主要探讨了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冶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各种工艺技术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展现了古代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技术水平。

  3. 作品影响与评价:《天工开物》不仅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古代科技信息,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