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苍茫黯自愁,天边落木正逢秋。

片云长自依孤阙,一气谁能辨九州。

马向吴门摇疋练,蜃从沧海起层楼。

山河指点东南尽,咫尺应向万里游。

诗句原文:

独立苍茫黯自愁,天边落木正逢秋。
片云长自依孤阙,一气谁能辨九州。
马向吴门摇疋练,蜃从沧海起层楼。
山河指点东南尽,咫尺应向万里游。

翻译:

首先来分析每句的诗意与背景。第一句“独立苍茫黯自愁,天边落木正逢秋”描绘了诗人在泰山之巅独自站立,面对苍茫大地和秋天的萧瑟景象,内心充满了忧愁。第二句“片云长自依孤阙,一气谁能辨九州”则表达了天空中飘浮的云朵似乎总是围绕着山峰,而人世间的种种纷争和矛盾,又似乎难以分辨和理解。第三句“马向吴门摇疋练,蜃从沧海起层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马匹向着吴门(今江苏苏州)奔腾,海面上浮现的海市蜃楼犹如层层建筑。最后一联“山河指点东南尽,咫尺应向万里游”则是说尽管眼前所见只是东南方向的山川,但它们仿佛指向远方无穷的道路,让人不禁想象自己可以跨越万里去探索更多未知。

注释:

  1. 独立苍茫:独自站立在广阔无垠的山峦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和自己的渺小。
  2. 黯自愁:由于四周环境的宏大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忧愁。
  3. 天边落木:描述了秋天树木的落叶飘落在天边的景象。
  4. 片云:天空中漂浮的小片云彩。
  5. 孤阙:指的是泰山的峰顶,这里用“孤阙”形容其巍峨壮观。
  6. 一气:指自然界的气流,强调自然的力量之大。
  7. 吴门:古称吴地之西门,这里借指苏州或吴地。
  8. 沧海:大海,这里用来象征广阔的水域。
  9. :海市蜃楼,是因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全反射等现象形成的虚像。
  10.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11. 天涯:形容距离遥远的地方。
  12. 万里游:意味着旅行或探索的旅程可以延伸到遥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旅途的思索。首句“独立苍茫”设定了一种孤独而又宽广的意境,让读者感到既渺小又伟大。随后,诗中的“天边落木”、“片云”、“孤阙”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尤其是“一气谁能辨九州”,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宏观思考,引发人们对存在意义的反思。最后两句以“咫尺应向万里游”结束全篇,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鼓励人们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无畏的精神去探索世界。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表达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