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遥遥,河弥弥,分水祠前卒如蚁。
鹑衣短发行且僵,尽是六郡良家子。
浅水没足泥没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夜半西风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断。
黄绶长官虬赤须,北人骄马南肩舆。
伍伯先后恣诃挞,日昃喘汗归籧篨。
伍伯诃犹可,里胥怒杀我。
无钱水中居,有钱立道左。
天寒日短动欲夕,倾筐百反不盈尺。
草傍湿草炊无烟,水面浮冰割人膝。
都水使者日行堤,新土堆与旧岸齐。
可怜今日岸上土,雨中仍作河中泥。
君不见会通河畔千株柳,年年折尽官夫手。
金钱散罢夫未归,催筑南河黑风口。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元量在南渡后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南旺挑河行的场景。下面逐句解析:
南旺挑河行
堤遥遥,河弥弥,分水祠前卒如蚁。
描述了南旺挑河水的情景,堤道漫长,河水浩渺,分水祠前的官兵众多,如同蚂蚁般忙碌。
鹑衣短发行且僵,尽是六郡良家子。
士兵们穿着简陋的服装,身体疲惫但依然坚持工作。这里的“六郡”指的是当时的六个州。
浅水没足泥没骭,五更疾作至夜半。
清晨时分,士兵们就要出发挑水,由于浅水和淤泥,他们的小腿被磨得生疼。这体现了当时士兵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辛勤的工作态度。
夜半西风天雨霜,十人八九趾欲断。
到了晚上,天气更加寒冷,西风凛冽,天降细雨和霜雪。士兵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坚守岗位,但大多数人的脚趾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和踩踏而感到疼痛。
黄绶长官虬赤须,北人骄马南肩舆。
描述官员们身着黄色绶带,胡须如蛟龙般弯曲,骑着高头大马,乘坐着轿子。他们享受着特权和待遇。
伍伯先后恣诃挞,日昃喘汗归籧篨。
官员们对士兵进行随意的责骂和鞭打,士兵们筋疲力尽,汗水淋漓地回家休息。这反映了官场上的权力压迫和对底层人民的剥削。
伍伯诃犹可,里胥怒杀我。
尽管官员们的责骂和鞭打令人难以忍受,但有时里胥(地方官吏)会因此而愤怒并杀害士兵。这种暴力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
无钱水中居,有钱立道左。
一些士兵没有钱住在水中,只能在岸上等待挑水的机会;而有钱的士兵则可以站在路旁等待被雇佣。这种贫富差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
天寒日短动欲夕,倾筐百反不盈尺。
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暂,士兵们需要一天多次来回搬运水。虽然劳累不堪,但他们仍然坚持工作。
草傍湿草炊无烟,水面浮冰割人膝。
士兵们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做饭,但无法点燃火堆。水面上的冰块也给士兵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险。
都水使者日行堤,新土堆与旧岸齐。
河道管理者每天都来检查河堤的情况,新填的土和旧的土堆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河岸。这表明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可怜今日岸上土,雨中仍作河中泥。
这些河堤上的土壤已经被雨水冲刷成了泥巴。这反映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和冲突。
君不见会通河畔千株柳,年年折尽官夫手。
你看不到那些会在河边生长的柳树。每年春天,都会有很多官员被折断的柳枝。这反映了战争和政治斗争对自然的影响和对人民的伤害。
金钱散罢夫未归,催筑南河黑风口。
战争结束后,士兵们的钱财被没收并遣散回家。现在,他们又被派去修建南河的黑风口。这反映了战争和政治斗争对人民生活的长期影响。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和感慨。它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战争和政治斗争对人民的影响。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稳定和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