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紫阳,即朱熹,南宋理学家。补《大学》格致之章,朱熹认为《大学》一书为儒家经典之首,其内容为“三纲八目”的伦理道德体系。格致,指探求事物的原理和规律。朱熹认为学习《大学》应注重实践,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因此,他要求人们不要被虚无缥缈的东西迷惑,而要脚踏实地地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维正教:维护正统教义。维,维护;正教,正统的宗教或学说。朱熹认为他的理学是儒家正统的学说,因此强调要维护这一正统思想。

救末流:挽救衰败的末梢。末流,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末端部分。朱熹认为他的理学思想已经衰败,需要采取措施来挽救这一局面。他提倡反躬自问、反省内心,以此来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恢复儒学的纯正精神。

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紫阳,即朱熹,他补充了《大学》中关于格致之章的内容,以防止人们陷入虚无主义,并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去追求真理和知识,从而维护正统的教义。王阳明(名守仁),明代思想家,他吸取了孟子的良知学说,担心人们只是机械背诵而缺乏思考,所以他鼓励人们反思自身,反省内心,以纠正错误的观念,挽救儒学的衰败之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