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这首诗是《本草纲目·石部》中关于食盐的用法,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译文: 使用生盐研磨成细末,用来点在眼睛上。小孩如果长了翳(指沙眼或睑缘炎),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治疗。
注释: “翳” 指的是眼睫毛边缘的病变,如沙眼、眼睑边缘炎等。”生盐” 是指未经加工的海盐或井盐。”点眼” 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即将药料直接放在眼部进行治疗。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译文: 如果身上有寄生虫行走,可以用盐和水一起煮开后洗澡,连续洗三次或四次,效果很好。
注释: “盐斗” 是古代一种用于煮水的器具。”石” 表示量词,相当于现在的一石。”连洗三、四次” 表示连续洗澡几次,次数越多,效果越好。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译文: 如果被蜈蚣咬伤或者被蜜蜂、蝎子蜇伤,可以用盐咀嚼然后涂抹在伤口处,或者用热盐水浸泡伤口。
注释: “咬人” 和 “蛰螫” 都是描述昆虫攻击人类的方式,”嚼盐” 是一种古老的处理方式,可能与古人认为盐可以消毒有关。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译文: 如果出现了溃烂的痈疮并感到瘙痒,可以用盐抹在患处周围的皮肤上,瘙痒就会停止。
注释: “溃痈” 是中医术语,指的是身体内部发生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形成溃疡。”作痒” 是指皮肤发痒。”抹” 表示涂抹。”患处周围” 指的是溃疡周围的皮肤区域。
这首诗主要介绍了几种使用盐作为外用药物的方法,这些传统治疗方法在现代虽然不再常用,但它们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疗法的认识和使用经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来应对疾病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