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学士真风流,豪气直与元气侔。金銮殿上拜天子,叱呼宠幸如苍头。
贵妃捧砚恬不怪,力士脱靴惭复羞。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
也曾弃却五花马也,曾不惜千金裘。呼儿换取采石酒,花间满泛黄金瓯。
醉来问明月,月映金波流。大呼阳侯出江海,骑鲸直向北极游。
我来采石日已暮,潮生牛渚聊舣舟。白浪一江雪滚滚,黄芦两岸风飕飕。
我欲起学士,相与更唱酬。恐惊水底鱼龙眠不得,上天星斗散乱难为收。
草草留题吊学士,学士不须笑吾俦,磊落与尔同千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采石吊李太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吾闻学士真风流,豪气直与元气侔。
译文:我听说那位学士真是风流倜傥,他的豪气直追天上的元气。
注释:风流指风度、气质非凡,此处形容李太白的才华横溢。金銮殿上拜天子,叱呼宠幸如苍头。
译文:在金銮殿上跪拜天子,声震四座,如同奴仆般卑躬屈膝。
注释:“金銮殿”指的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苍头”原指地位低微的仆人,这里形容李太白受到皇帝的宠遇和尊重。贵妃捧砚恬不怪,力士脱靴惭复羞。
译文:贵妃轻轻拿起砚台,毫不在意,而力士脱下鞋袜时也感到羞愧难当。
注释:“贵妃”即杨贵妃,唐朝著名美女,“砚台”为文房四宝之一,用来磨墨。“力士”指唐玄宗手下的侍从官员,“脱靴”是当时的一种礼节,意为脱下鞋袜以示恭敬。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
译文:他一生漂泊潦倒却获得了虚名流传,曾经摔碎过黄鹤楼,也曾经把鹦鹉洲踢翻过。
注释:“落魄”指没有固定职业或居所,生活贫困,“嬴得虚名”表示虽然名声不佳但仍然有名气,“黄鹤楼”和“鹦鹉洲”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或文人骚客的吟咏之地,“椎碎”和“踢翻”都表达了一种豪迈的行为。也曾弃却五花马也,曾不惜千金裘。
译文:他也曾经放弃过贵重的马和裘衣。
注释:“五花马”是指非常昂贵的骏马拉,“千金裘”是指价值连城的皮毛制成的裘衣。呼儿换取采石酒,花间满泛黄金瓯。
译文:他让儿子去换采石的酒,自己则花间沉醉于黄金杯中。
注释:“采石酒”可能是一种当地的美酒,“花间”通常用来形容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黄金瓯”指精美的酒杯,用以盛酒。醉来问明月,月映金波流。
译文:他喝醉了就问月亮,月光在江面上闪烁流动。
注释:“明月”在这里代指月亮,“金波”形容江水闪耀着金光,“月映金波流”描绘了一幅江水银光闪闪的画面。大呼阳侯出江海,骑鲸直向北极游。
译文:他大声呼唤海神,驾着鲸鱼直往北冰洋遨游。
注释:“阳侯”是古代神话中的海神之一,这里用来形容大海之神,“江海”和“北极”分别代表中国的江河和北方最冷的水域。我来采石日已暮,潮生牛渚聊舣舟。
译文:我来采石的时间已经过了傍晚,潮水涌动,牛渚矶上我才停船靠岸。
注释:“采石”是地名,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长江岸边,“牛渚矶”是牛渚山的一个突出部分,矶头长满树木,风景秀丽。白浪一江雪滚滚,黄芦两岸风飕飕。
译文:只见江面上波浪翻滚,白色的浪花像雪一样洁白;两岸黄芦摇曳,风声飕飕作响。
注释:“白浪”形容江水被风吹动后呈现出的白色浪花,“雪滚”比喻浪花的洁白,“风飕飕”描述风声呼啸的样子。我欲起学士,相与更唱酬。恐惊水底鱼龙眠不得,上天星斗散乱难为收。
译文:我想起身与你们一起唱歌作乐,又怕惊动水底的鱼儿龙王睡不好觉,天边的星辰也因我的歌声变得凌乱无法收拾。
注释:“学士”指李太白自称的文学家身份,“相与”意为相互之间,“更唱酬”表示互相应和唱歌。“惊”字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也体现了对自然界万物的敬畏。“星斗”暗喻天上的星辰,“散乱”形容星星因诗人的歌声变得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