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苍茫大野阴,怀乡倦客此登临。
十年鱼雁将家远,三月莺花溅泪深。
天落湖山云水散,地连闽粤瘴烟侵。
躬耕却忆穷庐叟,《梁甫》栖栖日暮吟。
【注释】
苍茫:广阔,无际。
怀乡:怀念家乡。倦客:厌倦客居他乡的游子。
鱼雁:书信。将家远:指家人远去。闽粤:指福建和广东地区。瘴烟:岭南山区瘴疠之气。
躬耕:亲自耕种。穷庐叟: 贫穷的老人。
《梁甫吟》:即《梁甫行》,乐府曲名。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诗中以“春日”为题,写春天登高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议论,尾联作结。此诗是作者在登临高处时,面对广袤的大野,思念故土而发出的深情之叹。
“风景苍茫大野阴”。苍茫,无边无际。“风”,应解作“风景”。这句说:辽阔的大地一片阴翳。
首联“风光”二字点明季节,也总摄全篇,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颔联“怀乡倦客此登临”,承上启下,由景入情。“十年鱼雁将家远”,诗人离家已久;“三月莺花溅泪深”,诗人思归心切。两句一正一反,既点明时令,又抒发情怀。
第三联“天落湖山云水散”,“地连闽粤瘴烟侵”写景,写诗人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江水东流,一派壮丽景色,但同时诗人又看到南方边陲之地,瘴气弥漫,令人生畏。诗人通过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观的雄奇壮美,而且寓有深沉的忧国之情。
尾联“躬耕却忆穷庐叟,《梁甫》栖栖日暮吟”,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不禁感慨系之。“躬耕”句化用《梁甫行》诗句,“躬耕却忆”,说明自己虽身处异地,但仍不忘本,仍想为国效命。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日暮时分登上高处,独自吟咏《梁甫吟》。这里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写诗人登临高处时的情景,又暗寓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这首诗写登高时的所见所感,从眼前之景到胸中之情,层层深入,感情真挚。诗中多用典故,但贴切自然,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