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城上头,白发梦甘州。
自是劳行役,非关好远游。
边云随雁落,河水带冰流。
万里无烽燧,功归定远侯。
注释:
乌啼城上头,白发梦甘州。
城头上乌鸦鸣叫,梦中还在想着甘州。乌啼指乌鸦的叫声,城上乌啼,是形容边地荒凉,人烟稀少。梦甘州,梦中还念及甘州(今甘肃张掖),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自是劳行役,非关好远游。
是因为辛劳而奔波于仕途(行役),并不是因为爱好远游(远游)的缘故。劳行役,指奔波劳碌、辛苦奔走,行役,行走,指为官从政;非关好远游,并非喜欢远游,是说为了公务而不得不去远方。
边云随雁落,河水带冰流。
边塞的风云随着大雁的南飞而消散(落),河流中带着冰凌(流)。边云,边塞的风云变幻,大雁南飞,暗示战乱。河水,指河西走廊一带黄河水。带冰流,指河面结冰。
万里无烽燧,功归定远侯。
千里之外没有烽火台,功绩归于定远侯。烽燧,古代边疆哨所点燃烟火报警的设备。定远侯,汉武帝时封赏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其部将李陵因战败投降匈奴,李陵投降后向汉武帝请求以自己作为汉家的“定远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百户徐叔之甘州的旅途情景和他对故乡、对战争、对功名的感慨。首句“乌啼城上头,白发梦甘州”写诗人在城上听到乌鸦的叫声,想起了梦中的甘州,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心情。第二句“自是劳行役,非关好远游”则表明他的奔波是出于公务的需要,并非出于个人的喜好。第三句“边云随雁落,河水带冰流”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荒凉。最后两句“万里无烽燧,功归定远侯”则是对战争结果的评价,指出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代价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而真正的功劳归于李广利这个“定远侯”。
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百户徐叔之甘州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战争、对家乡、对功名的复杂情感。同时,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也展示了唐代边疆战场的真实情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