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移芍药,日日待花开。
屈指到三月,傍阑看几回。
露花滋茧栗,春色满池台。
不学魏家紫,儿孙无地栽。
【注释】
- 芍药:古代诗人常用以比喻女子。
- 屈指:用手指计算,指时间过得快。
- 傍阑看几回:指反复多次地观赏。
- 露花滋茧栗:指芍药的花朵沾湿了叶子,像蚕宝宝吃了桑叶一样。
- 春色满池台: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池塘和台榭。
- 魏家紫:用来形容紫色鲜艳美丽。
- 儿孙:这里指自己的子女们。
- 无地栽:没有地方栽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写自己对芍药的喜爱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首句“去冬移芍药”,是说去年冬天就把芍药移植过来,可见喜爱之深。次句“日日待花开”,说明自己天天盼望着它的开花。第三句“屈指到三月”,是说从移植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月了。第四句“傍阑看几回”,是说多次在栏杆边观看它。第五、六句写芍药盛开时的情景:“露花滋茧栗,春色满池台。”芍药的花瓣沾湿了叶子,像嫩蚕吃桑叶一样;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池塘和台榭。最后两句写自己不学别人的芍药,因为自己的芍药虽然美丽却无人欣赏,而自己的子女们却得不到栽培,所以只好叹息说:“不学魏家紫,儿孙无地栽。”
此诗描写了诗人对于芍药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拟人和比喻等手法,把芍药比作美女,写出了诗人对芍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