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旬积雨声,旭日弄初晴。
花上野禽语,竹间萱草生。
煮茶寻活火,临水濯烦缨。
门巷无车辙,陶然少俗情。

东园雨晴即事

兼旬积雨声,旭日弄初晴。

花上野禽语,竹间萱草生。

煮茶寻活火,临水濯烦缨。

门巷无车辙,陶然少俗情。

译文:

一连十多天下了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万物都沐浴在春阳下。花朵上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竹林里萱草悄悄生长。找来活火烹煮好茶,手捧热水泡洗心灵上的烦忧。院落里没有车马经过的痕迹,我心旷神怡,摆脱了世俗的纷扰。

注释:

  1. 兼旬:十多天。2. 旭日(xù rì):早晨的太阳。3. 野禽:小鸟等野生的小鸟。4. 萱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宜男、忘忧草,传说中可以让人忘却烦恼。5. 寻:寻找,指用火候适中的火来烧水。6. 门巷:院子的入口。7. 陶然:形容心情愉悦、快乐的样子。8. 少俗情:减少世俗的情思。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作者归隐后的一个宁静的日子。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春日景象,表现了他远离官场,回归自然后的轻松愉悦之情。
    首句“兼旬积雨声”,点明了时间背景——连日的雨水让大地显得更加湿润,为春天的到来做好了铺垫。接下来,诗人通过“旭日弄初晴”这一景象,展现了春日清晨的美好画面——初升的太阳将天空染成了金黄色,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复苏,一切似乎都在重新开始。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诗人的视线转向了身边的自然景物——他看到花朵上有鸟儿的鸣叫声,而竹子之间也有萱草悄悄地生长。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感悟。同时,这些景物的存在,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那个春日清晨的场景之中。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展现了他在春日清晨的活动与感受。他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方,用活火烹煮好茶,手捧热水泡洗心灵上的烦忧。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也反映出了他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此外,他还注意到了院落里没有车马经过的痕迹,这进一步印证了他的隐居生活——远离喧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陶然少俗情”一句作为全诗的结尾,既点明了主题,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感到快乐、轻松,甚至有些忘我地投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中。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