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石上珊瑚树,更向琅玕一处栽。
不是任公钓鳌手,如何移得世间来。
枯木竹石图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观之喜爱与向往,常常通过绘画这一形式表达出来。其中,以“枯木竹石”为主题的画作更是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的题材之一,它不仅代表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接下来将探讨这首诗:
古诗原文:
蓬莱石上珊瑚树,更向琅玕一处栽。
不是任公钓鳌手,如何移得世间来。
第1节:
蓬莱石上珊瑚树,更向琅玕一处栽。
翻译:
在蓬莱仙岛上,有一棵珊瑚树,还在那一片晶莹剔透的琅玕石旁栽种。
注释: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珊瑚树:指生长于海中的一种美丽的珊瑚植物。
琅玕:指美玉或珍珠,此处泛指珍贵的宝石。
第2节:
不是任公钓鳌手,如何移得世间来。
翻译:
如果没有任公子那样的能力,怎能将这世间的美好移至此地?
注释:
任公:任姓家族中的一员,传说他有能力将东海中的巨鳌(巨大的海龟)钓起。
鳌:指海中的大龟。
移得世间来:将美好的东西带至人间。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蓬莱仙岛上,有一棵美丽的珊瑚树,它静静地生长在晶莹剔透的琅玕石旁。而要将其带至人间,需要像任公子那样拥有非凡的能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超凡能力的一种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能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