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秋阴半是晴,数峰云树不分明。
恍然巫峡舟中见,只欠猿啼一两声。
【注释】
题云山图:题画。云山图,即画中的云山风景。
秋阴:秋天的阴霾。
数峰:几座山峰。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四川奉节县。因巫山神女祠在此地而得名。
猿啼:猿猴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把笔触伸向了那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云山图,描写了一幅云遮雾罩、变幻莫测的山水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半是秋阴半是晴”,写出了云山景色的特点,即山色时明时暗,给人一种朦胧美。“秋阴”和“晴”分别用一“云”字来概括,表明云山之美在于其变幻。
第二句“数峰云树不分明”,进一步写云山景色。由于山峰被云雾笼罩,树木也显得模模糊糊,难以分辨。
第三句“恍然巫峡舟中见”,诗人由眼前的云山景色联想到了巫峡。巫峡位于重庆奉节东,长江南岸,以奇山异水而闻名于世。此处,“恍然”一词表明诗人仿佛真的在船中看见了巫峡。
最后一句“只欠猿啼一两声”,“只欠”二字表明了诗人对巫峡风光的向往和期待。然而,当作者真正置身其中时,又发现少了那么一两声猿啼,使得原本美好的画面大打折扣。这里的“猿啼”指的是巫峡中的猿猴叫声,它为峡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云山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