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以僧为帝,孙以帝为僧,弹指迭兴亡,法席难追皇觉寺;
君不死竟归,臣不归竟死,抚膺悲宇宙,梵钟莫问景阳宫。

【注释】

1.祖以僧为帝,孙以帝为僧:指禅宗六祖惠能,他自称“本来佛性”、“无上菩提”,把僧人看作皇帝。后来惠能的弟子神秀也自称“如来佛降生”的化身,将和尚比作皇帝。这里说,祖师以僧为帝,而子孙又把皇帝看做和尚,表示禅宗思想对皇权统治的冲击。

2.弹指迭兴亡,法席难追皇觉寺:意谓弹指之间,朝代更迭,佛法传承难以与当年达摩祖师在少林寺讲经说法相比。

3.君不死竟归,臣不归竟死:意谓君主不死亡就回归本位,臣民不回归就死亡。

4.抚膺悲宇宙:意谓抚胸悲痛宇宙间的一切。

5.梵钟莫问景阳宫:梵钟,佛教寺院的钟;景阳宫,隋代皇宫。意为寺庙里的铜钟不要再去询问隋炀帝的景阳宫中是否敲过。

【赏析】

此诗首联用反语手法,说“祖以僧为帝,孙以帝为僧”,指出历史上禅门僧侣的地位之高,已达到与帝王相媲美的地步,从而讥讽了当时朝廷中的权贵们。颔联紧承首联的意思,进一步说明禅门僧侣的气魄之大。“弹指”二字,既写出禅门僧侣的气度恢宏,又写出禅家顿悟、直指人心的机锋妙趣。颈联写禅门僧侣面对世事沧桑,感慨万千。他们虽身居寺庙,却心系天下苍生,关心国家安危;他们虽有超脱尘世之心,却又无法摆脱世俗羁绊,只能徒呼奈何而已。尾联则借佛门之事以喻人世,言禅门僧侣虽然身处佛门,但他们所传佛法却无法超越世俗。他们尽管可以抚膺痛哭、长吁短叹不已,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息。全诗通过禅家自述来抒发作者的愤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和朝廷权贵们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