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流不息,浮云无定踪。
人生有聚散,幻相本来空。
上人得真传,何别复何同。
飞锡沧洲上,言登第一峰。
得玉勿抵鹊,探珠必求龙。
定起有馀暇,题诗寄南鸿。
诗句解析
1 大海流不息:大海,广阔无垠,流动不止。
浮云无定踪:浮云,飘忽不定,如同没有固定目的地的旅行者。
人生有聚散:人生,即生命过程;聚与散,指生命的聚合与分离。
幻相本来空:幻相,虚幻的形象或事物;空,空虚、不存在。
上人得真传:上人,指高僧或修行者;真传,真正、正确的教义或教诲。
何别复何同:何别,有什么区别;何同,有什么相同之处。
飞锡沧洲上:飞锡,意为乘坐小舟;沧洲,指广阔的江洲;上,上升、登上。
言登第一峰:言登,即登高之意;第一峰,最高的山峰。
得玉勿抵鹊:得玉,比喻得到真正的宝物或成就;抵鹊,比喻达到某种目的或成就。
探珠必求龙:探珠,比喻探寻珍贵之物;求龙,比喻寻求有智慧的人。
定起有馀暇:定起,指心境宁静;有,表示存在。
题诗寄南鸿:题诗,指写下诗作;南鸿,指南来的鸿雁,借指远行的朋友或亲人。
译文
大海永远流动不息,浮云没有固定的轨迹。人的一生会有相聚也会有分别,虚幻的形象和事物原本就是虚无的。高僧得到了真正的佛法传授,我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我们都是乘船在广阔的江洲之上,最终要登上最高的山峰。得到了真正的宝物不要与麻雀相媲美,寻找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找到龙一样的人。心静下来还有余暇时间,写下诗歌寄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修行者追求真理的赞美。诗中通过大海和浮云的比喻,描绘了人生的聚散无常和虚幻的本质,同时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真理的决心和勇气。诗人以“飞锡”和“言登第一峰”等意象,展现了修行者在广阔世界中追求最高境界的执着和决心。最后一句“题诗寄南鸿”,则是对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