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柳牵丝覆绮窗。
起来无绪理明珰。
恼人最是日初长。
三尺乌云随意挽,两条却月待萧郎。
胡琴闲放竹方床。

诗句原文:

嫩柳牵丝覆绮窗。

起来无绪理明珰。

恼人最是日初长。

三尺乌云随意挽,

两条却月待萧郎。

胡琴闲放竹方床。

诗歌赏析:
这首《浣溪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流露。

“嫩柳牵丝覆绮窗”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晨景,嫩绿色的柳树如同丝线般柔美而坚韧,覆盖在窗户之上,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这里的“绮窗”指的是精美的窗户,暗示着室内装饰的华美,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雅致。

“起来无绪理明珰”,表达了诗人起床后心情的复杂。这里的“明珰”可能指的是首饰或者耳环之类的饰品,象征着美丽和珍贵。然而,诗人似乎并未被这美好的景象所吸引,反而显得有些无绪,可能是因为心中有所牵挂,或是对新的一天感到迷茫。这种情绪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鸣。

第三句“恼人最是日初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太阳升起的反感。虽然日出是新一天的开始,但诗人可能觉得它带来了一些不便或不适。这种情感可能是由于个人习惯、作息时间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接下来的几句,“三尺乌云随意挽”,“两条却月待萧郎”,则是用更为抽象的语言来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和月亮。这里的“乌云”可能指代阴天或多云天气,而“却月”则可能意味着月亮被遮挡,无法观赏其美丽。这样的描写既富有诗意,又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独特观察。

最后两句“胡琴闲放竹方床”,则是诗人在闲暇时刻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这里的“胡琴”是一种古代弦乐器,而“竹方床”则指的是用竹子制成的方形床。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个人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