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昔在乌程住,三百年来不归去。
闻说乌程令尹贤,移家欲种乌程田。
明朝去买乌程酒,东白堂前种杨柳。
柳上啼乌报五更,排衙鼓动官马鸣。
裹头丁男应门户,莫待日高高丈五。

【注释】:

1.乌程谣:唐代白居易的《乌程县志》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白居易被贬为杭州刺史,途中经过浙江湖州时写下了这首诗。

2.我家昔在乌程住:我家曾经居住在乌程这个地方。

3.三百年来不归去:已经有三百年了,我还没有回去过。

4.闻说乌程令尹贤,移家欲种乌程田:听说乌程的令尹非常贤明,我打算把家园迁到乌程来,想要种植乌程的田地。

5.明朝去买乌程酒,东白堂前种杨柳:明天我会去买乌程的酒,在东白堂前种上一些杨柳树。

6.柳上啼乌报五更,排衙鼓动官马鸣:树上的乌鸦在叫唤,好像是在报告五更天已经来到了,官府的官员们正在排衙,马匹也纷纷嘶鸣。

7.裹头丁男应门户,莫待日高高丈五:家中的男男女女都戴着头巾去迎接客人,不要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才起床去开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杭州刺史途中经过湖州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乌程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首句“我家昔在乌程住”,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起自己曾经居住在乌程这个地方。这里的”乌程”是指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

次句“三百年来不归去”,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有三百年没有回家了,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闻说乌程令尹贤”,诗人听说乌程的令尹非常贤能,因此想要把家园迁到乌程来,想要种植乌程的田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四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乌程的生活情景。他明天会去买乌程的酒,会在东白堂前种上一些杨柳树。这里既展示了乌程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家的日常生活。家里的男女老少都已经戴上头巾去迎接客人,不要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才起床去开门。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