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羿妃奔入月,窃得丹砂炼金骨。
何年跃入龙王宫,千丈虹光射银阙。
茅山外史口悬河,长鲸吸海翻白螺。
夜半铜仙泣秋露,化为万斛黄金波。
空歌笑落琼台表,傲睨乾坤一杯小。
月中若许筑糟台,我亦骑鸾天上来。
诗一:瑶池羿妃奔入月,窃得丹砂炼金骨。何年跃入龙王宫,千丈虹光射银阙。
《题茅山外史奔月卮歌》是一首充满神话色彩的古风诗歌,通过对嫦娥奔月传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超凡脱俗和自由追求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想象。
诗二:茅山外史口悬河,长鲸吸海翻白螺。
“茅山外史”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游刃有余的态度或智慧。他如同一只长鲸,能吸尽大海,将一切困难化为乌有。这里的“白螺”可能象征着某种束缚或者障碍,而“长鲸吸海翻白螺”则暗喻了挣脱束缚的力量。整句诗通过夸张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突破困境、达到自由境界的强烈渴望。
诗三: 夜半铜仙泣秋露,化为万斛黄金波。
这里的“铜仙”可能是月亮中的神祇,他们因感动而流泪。这种描述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联系。当这些神仙因感动而流泪时,它们化作了金色的波涛,象征着情感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存在。这既是对月亮美丽神话的再创造,也是对自然现象深层次的哲学反思。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关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更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由、解脱和宇宙奥秘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