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杨柳欲藏鸦。
可恨萧郎不在家。
妾有蛾眉如柳叶,郎今踪迹似杨花。
《柳枝词 其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其内容如下:
诗歌原文:
门外杨柳欲藏鸦。
可恨萧郎不在家。
妾有蛾眉如柳叶,郎今踪迹似杨花。逐句翻译:
- “门外杨柳欲藏鸦”:门前的杨柳枝条垂挂下来,好像要掩住飞鸟。
- “可恨萧郎不在家”:可惜我的丈夫不在家,让人感到遗憾和失落。
- “妾有蛾眉如柳叶”:我长着像柳叶一样的眉毛,美丽动人。
- “郎今踪迹似杨花”:我的丈夫像飘散的杨花一样,没有踪影,让人捉摸不定。
- 关键词注释:
- 杨柳:指柳树,常用来比喻柔美的女性形象。
- 鸦:这里可能是指栖息在树枝上或飞翔的小鸟,用以形容柳枝的婀娜多姿。
- 萧郎: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此处指代自己的丈夫。
- 蛾眉:古代美女修饰眉毛的一种方式,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眉形。
- 杨花:一种轻盈飘逸的植物,常用于比喻行踪不定、难以捉摸的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春日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诗中“门前杨柳欲藏鸦”描绘了一种春天的景象,柳树垂下的枝条仿佛要将鸟儿遮挡。这种自然景象与人物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可恨萧郎不在家”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遗憾和无奈,她期待丈夫能够回家,但丈夫却杳无音信。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含蓄,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妾有蛾眉如柳叶,郎今踪迹似杨花”通过比喻将诗人自己比作柳叶,而将丈夫比作杨花,形象地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柳叶虽然美丽,但终究会凋零,而杨花虽轻贱,却能够四处漂泊。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婚姻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丈夫的深深眷恋和对婚姻生活的无奈感受。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感人肺腑,也让读者对于爱情和婚姻有了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