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雨后碧山明,渡口泠泠绝涧声。
谷鸟怯啼如汉语,岭梅零落故园情。
沅陵客过无寒雁,楚国春来几日晴。
万壑千溪烟瘴里,明朝何事向南征。

清溪渡

清溪雨后碧山明,渡口泠泠绝涧声。

谷鸟怯啼如汉语,岭梅零落故园情。

沅陵客过无寒雁,楚国春来几日晴。

万壑千溪烟瘴里,明朝何事向南征。

注释:

清溪渡:指渡口的清溪,在此处泛指渡过的河流。

渡口:这里是“渡口”的意思,指河流上的码头或者渡船停靠的地方。

泠泠:声音清脆悦耳的样子。

谷鸟:山谷中的鸟儿。

怯啼:因害怕而不敢叫唤的声音。

汉语:这里比喻汉语,可能是指当地的语言,因为作者可能是从外地来到这里,不熟悉当地的方言。

楚国: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在的楚国,也即今天的湖南省。

沅陵:地名,位于湖南境内,是作者所在地。

无寒雁:没有迁徙的雁群。

瘴:湿热的气候。

万壑千溪:形容山间沟壑众多,溪流纵横。

烟瘴里:意思是在潮湿、多雾的环境中。

明朝:明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旅途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清溪渡口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旅行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清溪渡”,诗人首先描述了他正在渡过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这里的“清溪”不仅指眼前的溪流,还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清静与纯净。随后,“碧山明”描绘了雨后的山景,山色更加鲜明,如同被洗涤过的翡翠一般,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二句“渡口泠泠绝涧声”,诗人在这里用“泠泠”来形容溪水的流动声,仿佛能听到溪水在石上跳跃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同时,“绝涧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股流水的清脆和悠扬。

接下来的三句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谷鸟怯啼如汉语”,诗人将山谷中的鸟儿比作怕羞的孩子,它们的叫声听起来就像是在说汉语,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那群鸟儿羞涩的模样。而“岭梅零落故园情”,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抒发,岭上的梅花已经凋零,象征着故乡的变迁,而诗人对此却无法改变,只能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四句“沅陵客过无寒雁”,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客人(沅陵人)在经过这里时,却没有看到大雁,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天气并不寒冷,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这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客人的热情好客,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楚国春来几日晴”,诗人以楚国为背景,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阳光的温暖。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字,但却蕴含着诗人对家乡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六句“万壑千溪烟瘴里”,描绘了一片烟雾缭绕、湿润闷热的环境,这是诗人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而“明朝何事向南征”,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行动的展望。尽管前方有重重困难,但诗人仍坚定地选择了南征的道路,这体现了他的勇敢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清溪渡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真实体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