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梧叶落,今日蘋花开。
秋光向人不相贷,客子感物令心哀。
三湘水阔高云凝,群峰雨馀游气澄。
岂无清欢待尔至,转恐欲别愁难胜。
我留绝域更谁依,君望家山只欲归。
若到襄阳骑马处,闺人应理旧斑衣。

江上感秋呈望之

昨日梧叶落,今日蘋花开。

秋光向人不相贷,客子感物令心哀。

三湘水阔高云凝,群峰雨余游气澄。

岂无清欢待尔至,转恐欲别愁难胜。

注释与赏析:

  • 昨天和今天:诗的开头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从梧桐树叶的落下过渡到蘋草(即荠菜)的盛开,展现了时间流转带来的视觉变化,同时暗示着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以及生命的短暂。
  • 秋天的色彩:诗人用“秋光”这一主题词来描述秋天特有的色彩和氛围,这种色彩不直接描写为金黄或火红,而是一种淡雅、深远的色调,如同秋天本身给人的感觉——既清新又带有些许萧瑟。
  • 情感的抒发:诗句“客子感物令心哀”揭示了诗人因为外在景物的变化而引起的内心感受。这里的“客子”指的是远离故乡的人,“哀”表达了一种因环境变迁而感到的忧伤或寂寞。
  • 地理与景色:“三湘水阔高云凝”,描绘了湖南一带的宽阔江河和高耸入云的山峦的景象。这样的景色让人联想到壮阔与高远,同时也可能引发对遥远家乡或过往经历的回忆。
  • 离别的情绪:“若到襄阳骑马处,闺人应理旧斑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的离别场景的预感和想象。他设想如果能回到襄阳(一个古代地名,常被用来象征故土或家国),在那里的某个地方,他的妻子或许会回忆起过去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并且穿上那件已经旧去的衣裳。这里的“旧斑衣”可能指代过去的某种特定的衣物或回忆,也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变迁给人们带来的记忆与怀旧之情。

《江上感秋呈望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的情感体验和哲思的抒发。通过对季节变换的观察,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类情感的脆弱之间的对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