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暗西山雨欲来,好风先到读书堆。
幽人正熟羲黄梦,乱揭床头书卷开。
【注释】
西山:即太行山。《水经注》云:“太行,一名西山。”
羲黄:《书·洪范》曰:“日、月、星、辰,其列未得停;列宿受风气。
风,五行之一,东方木之德也。
“羲”指伏羲氏,传说为上古帝王,以画八卦而闻名。
《易纬乾凿度》引伏羲作卦象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之所治者宜也。故有盘古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教民耕种与食。”《淮南子》又谓:“庖牺(即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尧、舜禹皆发明于道德之中。”
“黄”指神农氏,相传他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以为药。后人尊之为医药的始祖。《礼记》:“炮生燔死,则茅屋蒿茨,不敢胜肉。”孔颖达正义:“谓神农氏时……烧草木为灰,积而封之曰:‘可食者处之。’”
“梦”:这里指梦寐。
“乱揭”:胡乱地揭开。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雨将至时,先有一阵好风来到读书堆旁吹拂。后两句写诗人正酣睡在羲皇梦乡中,突然又被一阵狂风搅醒。全诗以风雨为线索。首句写风雨前的天气,次句写风云际会,风先到而雨将到,第三句写诗人在梦中,被一阵狂风惊醒。最后一句是说诗人正在做羲皇梦,却被狂风惊醒。
诗的前两句,写景如绘,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云暗西山雨欲来”,写天将下雨前的乌云密布,大雨欲临的景象。这景象虽然很逼真,然而作者并未从客观上加以描写,而是从主观上加以渲染,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这两句中的关键词眼是“暗”,用“暗”字表现了雨前的暗淡、压抑的气氛。
第三句“好风先到读书堆”,写的是读书人的喜出望外。“好风”二字,点明风之和煦宜人,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它又暗示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好风,给读书人带来的益处——可以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第四句“幽人正熟羲黄梦”,写的是读书人在梦中遨游太空的情景。“熟”字写出了读书人的悠然自得,闲适惬意。这两句诗的意境高远,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使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第五、六两句承上启下,写梦境突然被打断,原来一场好雨即将来临。“乱揭床头书卷开”,写的是读书人从梦中惊醒,随手翻开床头的书卷看个究竟。“乱揭”二字,既表现了读书人的急迫心情,又表现出他的天真烂漫,不假思索。这两句诗的意境也很美。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床头的书卷以人的神态,使它们好像有了生命一样。
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构思精巧奇特,富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