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嵯峨插空起,高顶去地三十里。
回互云梯升几重,幽阴烟壑临无底。
双松隐隐欲至天,中有琳宇嵌高巅。
翠霭忽生巾舄上,丹霞常护檐楹前。
日华五色辉碧落,云中时奏钧天乐。
时乘御辇骖赤龙,玉女扬幡导黄鹤。
余欲翻飞不可从,天花散作青芙蓉。
纷纷影落松间月,袅袅声飘岩外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金山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紫金嵯峨插空起,高顶去地三十里。
紫金色调浓重,形容寺庙建筑高大宏伟,如同插在天空中的山峰。
回互云梯升几重,幽阴烟壑临无底。
描述云梯盘旋而上,仿佛穿越了无尽的烟雾,到达了深不见底的山壑之中。
双松隐隐欲至天,中有琳宇嵌高巅。
描绘了两棵苍劲的松树,似乎要抵达天空,而其下则是一个精致的佛塔,位于山巅之上。
翠霭忽生巾舄上,丹霞常护檐楹前。
这里的“翠霭”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翠”字暗含绿色,“霭”指轻薄的雾气;“巾舄上”可能指的是僧人或僧侣的帽冠,象征着佛教的庄严;“丹霞”则是红色日出时出现的朝霞,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这些词语共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神圣的场景。
日华五色辉碧落,云中时奏钧天乐。
太阳的光芒映照在碧绿的天空,如同五彩斑斓,给人一种美好和谐的感觉。“云中时奏钧天乐”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音乐,仿佛来自天上的仙乐,为人们带来了愉悦与祥和。
时乘御辇骖赤龙,玉女扬幡导黄鹤。
描述了皇帝乘坐着华丽的马车,身边有红色的神龙相伴;同时还有仙女挥舞着旗帜,引导着飞翔的黄鹤。这两句展现了古代皇室的奢华与尊贵。
余欲翻飞不可从,天花散作青芙蓉。
表达了自己想要振翅高飞的愿望,但却不能如愿以偿,只能看着美丽的花瓣飘散在空中,如同青芙蓉(即荷花)一般。这一句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遗憾。
纷纷影落松间月,袅袅声飘岩外钟。
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松林之间,听到钟声在远方回荡。这既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整体赏析:
《游金山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述,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紫金”、“回互云梯”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艺术美感。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向往、到无奈、再到最后的感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