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璞日已琢,天性民不虞。
岂无煨中烬,六籍空遗书。
抚卷发浩叹,愿言见子都。
之子在何方,山高水难逾。
幸有乘木质,岂徒饰轮舆。
招招利载者,曷不吾与俱。
怅怅独云迈,一行一踟躇。
前川渐佳境,少乐众不如。
岐端误失道,适足丛蓁芜。
行矣慎所之,勿使纷忧娱。
告汝利载者,与尔良不疏。
勉旃觅子睹,窈纠当复舒。
【注释】
完璞日已琢(zhuó):璞,未加工的玉;琢,雕琢。比喻天生的人才已经经过磨练,不需要再雕琢了。
天性民不虞:上天的旨意,百姓是不会知道的。
岂无煨中烬(yū chōnɡ jǐn):难道没有被埋没的人才吗?煨中,指炉火中。烬,指灰烬。这里用炉中之火比喻人才。
六籍:儒家经典六部,即《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抚卷发浩叹(fú juàn fā hào tàn):抚摸着书卷,发出浩叹。
见子都:见到你。子都,这里泛指知己。
之子在何方:你在哪里呢?之子,你。
山高水难逾(yú):形容路途艰难。
乘木质:乘坐木制车辆。
利载者:有利可图的人。
吾与俱:与我同行。
怅怅独云迈(chàng chàng dú yún mài):惆怅地独自离去。云迈,行走。
一行一踟躇(zhí chí):一边行走,一边徘徊不前。
前川渐佳境(jiàn qiān jùn jiā jǐng):前面有美丽的风景。前川,指前面的江流或者道路。佳境,美好的境界。
少乐众不如:少数人的快乐比不上多数人的快乐。
岐端误失道(qí duān wù shī dào):岔道旁迷失了方向。岐端,岔道口。
适足丛蓁芜(cù shú cóng zēng wú):恰好走到了荆棘丛生的路旁。适足,恰好。
行矣慎所之(xíng zhǐ shèn suǒ zhī):走吧,谨慎选择去处。之,代词,指去的地方。
勿使纷忧娱(wù shǐ fēn yōu yú):不要让你因忧愁而快乐。
告汝利载者(gào nǚ lì zài zhě):告诉你那些有利可图的人。
与尔良不疏(yǔ ěr liáng bù shū):与你的关系并不疏远。
窈纠(yǎo jiū):幽深曲折的样子,引申为深奥、难懂。
窈纠当复舒(yǎo jiū dāng fù shū):幽深曲折的地方应当再次舒展。
窈纠:幽深曲折,引申为深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下注曰:“马汝砺,字子才,余同年友。”诗是写给同乡好友马汝砺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以“完璞”起兴,指出自己和友人都有如美玉一般的美好品质,只是尚未得到世人的欣赏。接着写友人才华横溢,却得不到赏识,只能隐居山林,令人扼腕叹息。最后以“愿言见子都”收结,表示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全诗情真意切,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郁含蓄,堪称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