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中天转,人间几度秋。
长鸣如有恨,幽抱本无求。
偃蹇忘三窟,逍遥藉一丘。
浮生能自遣,何地不瀛洲。
蚯蚓吟
日月中天转,人间几度秋。
长鸣如有恨,幽抱本无求。
偃蹇忘三窟,逍遥藉一丘。
浮生能自遣,何地不瀛洲。
注释与赏析:
1. 日月中天转,人间几度秋。
- 解释: 太阳与月亮在天空中不断转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人间几度秋”表达的是对时间变迁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2. 长鸣如有恨,幽抱本无求。
- 解释: 蚯蚓虽然无声无息,但它们通过长鸣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里的“有恨”可能指的是对环境的不满或其他生命形式的不理解。”幽抱本无求”反映了蚯蚓的生活态度——它们并不渴望过多的物质或地位,只是默默地生活。
3. 偃蹇忘三窟,逍遥藉一丘。
- 解释: “偃蹇”通常意味着高傲或者不受约束,这里指蚯蚓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过多的欲望。”三窟”可能指的是隐藏的地方或机会,而蚯蚓选择了简单的生活方式,不在乎这些。”逍遥藉一丘”表达了蚯蚓的洒脱,它选择了一个简单但适合自己生存的小角落。
4. 浮生能自遣,何地不瀛洲。
- 解释: 这里的“浮生”指的是人生或世间的浮华,而“自遣”则表示通过自己的方式度过。蚯蚓认为,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是它的瀛洲(一个美丽的岛屿),表明无论何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和美好。
译文:
太阳和月亮轮流在空中旋转,我们在这人间已经度过了多少个秋天。
我低声鸣叫,仿佛有着无尽的遗憾,我的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欲望。
我只在乎一个简单的生存空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只要活着就值得庆幸,哪里不是一片美丽的瀛洲?
这首诗通过对蚯蚓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存在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无论是人还是小生物,只要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