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到中流一凭栏,云烟散尽水天宽。
灵鳌化石支金刹,神物凌波弄木难。
隔岸市尘千里远,炎风禅榻九秋寒。
何须更觅三神岛,消得携琴此处弹。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海珠寺的七绝。
首联“吟到中流一凭栏,云烟散尽水天宽。”描绘诗人登上海珠寺的楼台,凭栏远望,只见云烟散尽,视野开阔,水天一色,令人心胸顿觉宽广。
颔联“灵鳌化石支金刹,神物凌波弄木难。”诗人由登高远望而联想到海珠寺的历史传说:相传古时有一只巨大的灵鳌(即大鱼、大龟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把海珠寺这座金碧辉煌的佛塔托在它的背上浮在水上,因此得名海珠寺。又传说有一只神物,能凌波戏弄木人,使它们动弹不得。
颈联“隔岸市尘千里远,炎风禅榻九秋寒。”诗人由登高远望而联想起寺中的景物,诗人站在海珠寺楼上,眺望着大海的对岸,只见那里是繁华的市集,车马行人,热闹非凡,而这里却远离喧嚣,宁静幽雅。诗人又看到,海珠寺中有一座九级石阶上的佛塔,供僧人打坐修行用。
尾联“何须更觅三神岛,消得携琴此处弹。”诗人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何必再去寻觅三神岛呢?在这里弹奏古琴也就足够了。
【答案】
游海珠寺
①吟到中流一凭栏,云烟散尽水天宽。(凭栏远望)
②灵鳌化石支金刹,神物凌波弄木难。(描写海珠寺)
③隔岸市尘千里远,炎风禅榻九秋寒。(描述海珠寺周围的环境)
④何须更觅三神岛,消得携琴此处弹。(诗人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