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鸿门会,智士咸危疑。
当时已默定,事后方始知。
沛公必不死,泰山终难移。
项伯以身蔽,意气良为谁。
临难心乃见,一诺安可欺。
壮心樊参乘,死且不足辞。
帝王匪偶然,龙起云相随。
观世以知人,忠邪各自为。
范曾数目羽,于羽焉足非。
卖主曹无伤,身戮有馀灾。
兴废古今常,天授多明扬。
【注】
惟汉行——只有汉朝的事迹可以作为鉴戒。
自昔鸿门会——自从历史上记载的鸿门之宴以来。
智士咸危疑——所有的智者都感到疑惑不安。
当时已默定——当时已经决定了。
事后方始知——在事情发生之后才知道了。
沛公必不死——如果刘邦不死的话。
泰山终难移——即使移山也无法移动。
项伯以身蔽——项伯用自己的身体来掩护。
意气良为谁——他的意志和气概到底为了谁啊?
临难心乃见——在危急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人的意志。
一诺安可欺——一个诺言怎么能够欺骗呢?
壮心樊参乘——有雄心壮志的人是不会被束缚住。
死且不足辞——即使死亡也不足为惜。
帝王匪偶然——《史记·项羽本纪》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意思是:灭亡不是战争的责任。
龙起云相随——像龙一样崛起,像云彩一样跟随。
观世以知人——《论语·阳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忠邪各自为——忠诚和邪恶各自有不同的行为。
范曾数目羽——范增曾经多次对项羽说韩信的事情。
于羽焉足非——“于”通“谓”,“焉”字句末语气词。
卖主曹无伤——出卖主上的人曹无伤,自己被杀。
兴废古今常——国家的兴盛或衰败是自古以来就经常发生的。
天授多明扬——上天给予的赏赐总是被人们所推崇。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总写汉初诸将,表明了诗人对于他们的看法,认为他们都是忠臣义士,只是由于刘邦的昏庸才导致了他们的悲惨结局。颔联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看法。颈联两句,则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即因为项王的骄傲自大和猜忌多疑。尾联两句,则表明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即使是英杰也不能免于悲剧命运,而应该珍惜生命,不要因小失大。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忠臣义士的同情和对英杰不能免于悲剧命运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