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三溪上,长亭驿使催。
千山犹积雪,一路尽寒梅。
樵触岩云动,猿依岭树哀。
初疑画图里,又恐是天台。
注释
- 三溪:这里指代三个小的河流或溪流,可能是作者所要描绘的自然景观。
- 饮马三溪上:在三溪边饮水。这里的“饮”可以理解为“停”,即停留的意思。
- 长亭驿使催:在驿站(古代供传递文书和旅客住宿的地方)附近,驿使催促着前行。这里的“长亭”指的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和旅客住宿的长亭驿站。“驿使”则是指古代负责传递文书和旅客住宿的差役。
- 千山犹积雪:即使到了冬天,山上仍然覆盖着雪。
- 一路尽寒梅:沿途都是盛开的梅花,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 樵触岩云动:砍柴的人触碰到岩石,使得云雾涌动。这里的“樵”指的是砍柴的人。
- 猿依岭树哀:山中的猿猴依偎在树木旁,显得有些哀愁。这里的“猿”指的是山中的猿猴。
- 初疑画图里:一开始以为是画中的场景。这里的“初疑”表示起初怀疑,“画图”则是指画作。
- 又恐是天台:又担心这是天台的景象。这里的“又恐”表示再次怀疑,“天台”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浙江省杭州市境内,以山水风光著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水墨画。诗人首先用“饮马三溪上”,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江景,紧接着用“长亭驿使催”来渲染旅途中的紧迫感。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如“千山犹积雪”,“一路尽寒梅”,以及“樵触岩云动”,“猿依岭树哀”,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将眼前的景色与古人的诗句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又传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