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台老守亦悠哉,问水寻山日几回。
一道涧泉烟锁断,白云庵底有寒梅。

【注释】

  1. 班班:花枝繁盛的样子。
  2. 朗司厅:即朗司厅书屋,为清代藏书之所。
  3. 诮己:责怪自己。
  4. 岂:表反问的副词,表示对某事提出疑问。
  5. 绝望:彻底放弃希望。
  6. 老守:年老的看守者。
  7. 悠哉:悠闲自在。
  8. 涧泉:山间溪流的水声,如琴瑟之声悠扬。
  9. 烟锁断:形容山中云雾缭绕,景色幽静。
  10. 白云庵:寺庙名。
  11. 寒梅:指冬末或早春时开放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象山台后,再次游览朗司厅书屋时所作。前两句描写了朗司厅书屋的环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看到朗司厅书屋而产生感慨,并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全诗通过对朗司厅书屋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心境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与感悟。
    首联“象台老守亦悠哉,问水寻山日几回。”描述了朗司厅书屋的主人是一位年老的看守者,他悠然自得地过着悠闲的生活,每天不断地向山间水边探寻美景。这里的“亦”字,既表现了朗司厅书屋主人的从容淡定,又暗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问水寻山”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颔联“一道涧泉烟锁断,白云庵底有寒梅。”则进一步描绘了朗司厅书屋周围的环境。其中“一道涧泉”指的是山间的一条小溪,溪水潺潺流淌,如同琴瑟之声悠扬;“烟锁断”则描绘了山中的云雾缭绕,景色幽静。最后一句“白云庵底有寒梅”,则点明了朗司厅书屋的位置,同时也引出了诗人对于寒梅的赞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朗司厅书屋周围的美景,还通过寒梅这一主题引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等更深层次的思考。
    尾联“岂绝望于象之无人耶?”则是诗人在朗司厅书屋的游览过程中产生的感慨。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我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吗?”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思考。也许正是因为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才使得我们无法完全理解过去的历史和现状。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以期找到更深刻的真理。
    这首诗通过对朗司厅书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心境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与感悟。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篇关于生命、历史和哲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