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器物巧绝剑最奇,大都千年铁精始为之。
沈埋阴井忘岁月,选练吉日分雄雌。
人血为涂见者悸,禁以神咒传相秘。
腥气非关龙甲文,光怪自逐夷形异。
不独国中争价高,往往犯险来夸示。
飞渡鲸波几万重,包截鲛皮一尺二。
金环纽束成宛转,青组交织横襻系。
画屏文箑贡尚方,此物自诡从藏置。
丁戊山人独见知,货之不惜倾囊赀。
当年携持游武夷,山鬼莫敢窥茅茨。
谓我骨相非凡姿,什袭缄封为赠遗。
开匣拂拭惊陆离,左挥右霍寒风悲。
即令朔方上谷多鼙鼓,尔独奚为与我随。
噫吁嚱少年意气不在兹,会须自断贪嗔痴。
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号若东,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篆刻家,被尊为“北宗第一”。他的作品以书法见长,尤以行草书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首诗描述了一把来自日本倭国的剑,这把剑的制作过程非常奇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炼铁和精心挑选,才能制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剑。这把剑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各种神秘的力量和技巧,包括选练吉日分雄雌,禁以神咒传相秘等等。这些技巧使得这把剑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这首诗中还提到了这把剑在历史上的高价交易,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一些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使得这把剑更加神秘和独特。
诗中的作者感叹这把剑虽然拥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和价值。因此,作者决定不再追求这些物质上的利益,而是选择了自我修养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