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招新民感再生,至今俎豆垂三省。
事钧势格难并论,良工苦心能几人。
兵家胜负形无定,善赏罚者称名臣。
治乱相寻每反覆,转瞬光阴四十六。
天如有意生陆公,继登名位同乡曲。
当时公私仓廪丰,纲纪如初无异同。
只今遍野尽荒秽,婴城饱食谁哀恫。
孱丁惰卒不素练,土目狼兵资利便。
犬戎回鹘古有惩,得失不偿贻后患。
君子用权贵弭变,丈夫乘时才乃见。
病愧无能从荷殳,濡毫拟作平南传。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从题目来看,应该是对一位名叫陆公的人的赞美之词。

首句“督抚北川陆公螺川捷音歌代赠”,意为陆公在北川、螺川两地取得了胜利,我特地写下了这首歌来表达我的敬意和喜悦。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陆公的功绩和荣誉。

第二句“讨招新民感再生,至今俎豆垂三省。”表达了陆公在征讨中招募新兵,使得人民得以重生,也使得他的名字得以垂名于三省(指四川)。这句诗描绘了陆公的功绩和影响。

第三句“事钧势格难并论,良工苦心能几人。”意味着陆公的事业和地位是难以比较的,只有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决心的人才能够胜任。这句诗强调了陆公的卓越才能和坚定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陆公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进一步赞美了陆公的伟大成就。诗人提到陆公会用善赏罚来治理国家,善于把握时机,因此能够成为一位名臣。同时,诗人还指出了战争的不确定性,以及善战的将领能够改变战局的能力。

诗人转向对历史的看法。他认为历史的变迁是不可预测的,而且人们应该珍惜和平时期的机会。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局势的看法。他认为当权者应该利用权力来消除祸乱,而不是让祸乱持续下去。

整首诗充满了对陆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政治和战争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