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圭成地纪,赤玉感天瑞。
波润九土分,流藻万世利。
狂澜日不支,古道今所弃。
欲济惧无梁,在川叹永逝。
谁借一勺微,为恻同归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其第四首《河泗环流》,诗中描述了河流环绕着大地,滋养了九土百姓,带来了万世的利益。然而,狂澜肆虐、古道废弃,想要渡河却担心没有桥梁,感叹河水永远逝去。谁借一勺微末之力,为恻隐之心所归?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作者情感的诗。
译文:
玄圭成地纪,赤玉感天瑞。
波润九土分,流藻万世利。
狂澜日不支,古道今所弃。
欲济惧无梁,在川叹永逝。
谁借一勺微,为恻同归趣。
注释:
- 玄圭: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于祭祀或礼仪场合。
- 赤玉:一种红色的玉石,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 波润:水流滋润土地。
- 九土:九州大地,泛指中国。
- 流藻:流动的水中藻类植物,比喻河水带来的好处。
- 狂澜:汹涌的波浪,形容江河水势猛烈。
- 古道:古老的道路,这里指传统的交通方式。
- 同归趣: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河流环绕大地的景象,强调了河水滋润九土百姓、带来万世利益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狂澜肆虐、古道废弃的忧虑,以及对渡河无桥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一句“谁借一勺微,为恻同归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和人类应该珍惜自然资源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