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相邀岩畔宿,鸟语泉声响林麓。
分明不与世间同,六月寒风撼岩屋。
【注释】
道人:道士。岩畔:山岩旁边。林麓:树林的山脚。六月:农历六月,即初夏。寒风:凉风。撼:摇动。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一位道士在山岩边宿夜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和道人相邀同宿于山岩边;后两句写山岩边的夜色。
首句“道人相邀岩畔宿”,写诗人和道人相邀同宿于山岩边。诗人和道人,一个是游山赏月的诗人,一个是寻幽探奇的道人。两人相逢,相邀同宿,这是多么难得的机缘啊!“道人”二字点明作者的身份,说明是作者与一位道士同宿。“岩畔”,指明了住宿的地方是在山岩旁。岩傍山石嶙峋,树木参天,风景十分秀丽。诗人在这里住宿,可以尽情地欣赏山景。
第二句“鸟语泉声响林麓”,写诗人和道人宿于山岩边时所听到的美妙声音。“鸟语”二字写出了鸟儿们欢快悦耳的鸣叫,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欢乐。“泉声”二字则写出了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给人以清凉之感,为山岩边又增添了一份生机。“鸟语”和“泉声”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分明不与世间同”,“分明”二字写出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色的感受,觉得它不是人间所能有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四句“六月寒风撼岩屋”,“六月”二字表明了季节,此时正值盛夏。“寒风”二字则写出了风的温度,给人一种冷飕飕的感觉。“撼”字则写出了风的力量之大,足以动摇岩石。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感受,觉得它不是人间所能有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山岩边夜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和超凡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