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夕帆绕浦,高陂春草闻牛。
林外断烟一缕,幽人正倚西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情感和手法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即可。

“西楼闲立”:诗人在西楼中闲坐,欣赏着夕阳西下时江上的景色。“闲立”二字表明诗人心情的悠闲。

“隔岸夕帆绕浦,高陂春草闻牛”。诗人站在楼上远望,看见隔江对岸夕阳西沉,几只帆船顺流而下,穿过长满春草的高坡。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夕阳下的江上风景图:夕阳余晖映照江面,几只帆船正从远处驶来,它们穿行在长满春草的高坡上空,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

“林外断烟一缕”,“断”字用得极妙,把暮色苍茫,一片寂静的景象烘托出来,而那一缕青烟也显得十分醒目。它像一根细长的丝线,从林中伸出,直通天际。这一缕青烟是作者孤独身影的剪影,也是他寂寞心情的象征。

“幽人正倚西楼”,诗人在西楼上独自倚靠,眺望着远方,沉浸在自己的意境之中。“幽人”,指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倚”,靠着。这句写诗人凭吊友人后独自登楼,凝望着夕阳西下,久久不忍离去。

【答案】

示例1

西楼闲立

(1)“西楼”点明了时间、地点,交代了背景。(2)“闲立”表现了人物的悠闲、自得之情。(3)“西楼”为全诗营造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氛围



(4)通过“西楼”“闲立”“夕阳”等词语渲染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氛。(5)“西楼”一词还暗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突出了友谊

深厚、坚贞不渝的特点。

(6)“闲立”一词还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一方面,他对仕途充满渴望,另一方面又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渴望归隐山林,

远离尘嚣。(7)“闲立”还表现出了人物的孤傲、清高、不羁的性格特点。

译文:

隔着河岸,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江面,一只只帆船顺水而来,穿过长长的草地。远处的树林外,一缕淡淡的轻烟飘荡着,仿佛在诉说

着什么。(1)“西楼”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交代了背景。(2)“闲立”表现了人物的悠闲和自得。(3)“西楼”为全诗营造了一个

静谧的环境氛围。(4)“闲立”一词渲染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氛。(5)“西楼”一词暗示了作者和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突出了友谊

的深厚、坚贞不渝的特点。(6)“闲立”还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和矛盾:一方面对仕途充满渴望,另一方面又对官场生活感到厌

倦,渴望回归自然的怀抱。(7)“闲立”还表现了人物的孤傲、清高和不羁的个性特点。(8)“夕阳西下”描绘出了夕阳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写的是傍晚时分作者独自一人登临西楼的情景。诗的开头二句,以一“隔”字领起全篇,勾勒出一幅远景图——

夕阳斜照之下的江上景象。接着,诗人移步换形,由远及近地描绘出一幅近景图:夕阳余晖映照江面,一只只帆船顺流而来

,穿过长满春草的高坡。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夕阳下的江上风景图,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江面,使读者的视线随着诗人的目光移动而移

动,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江上,领略着夕阳西下的美姿。

三、四句,诗人又由江面转入到树林,描绘出一幅树林中的晚景图。夕阳西下,天边的云朵被染成了一片火红的晚霞,它

犹如一条红色的巨龙,横卧在天际。而远处的树林外,却有一缕淡淡的轻烟飘荡着,似乎在诉说什么。这两句诗将读者的视角再次

引向树林。此时,诗人正伫立在树林外,静静地注视着树林里的情景,等待着朋友的出现。

五、六句,诗人由树林转向西楼。夕阳西下,一轮残阳如血,它挂在天空中,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红彤彤的色彩。这时,诗人正

在西楼上静静地坐着,眺望着远方。他看着那一轮残阳慢慢下沉下去,不禁感叹道:“唉!时光易逝!”他感叹时光易逝,是因为他看到

了夕阳西下的景象,也看到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步入老年。

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收回到眼前,描绘出一幅近景图:夕阳西下,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它如同一座彩桥般横跨在天际。

此时的诗人正在西楼上静静地坐着,眺望着彩虹。他看到彩虹的出现,不禁感叹道:“啊!彩虹多么美好!”彩虹出现在天空中

常常象征着吉祥如意和美好的未来。因此,诗人感叹彩虹的出现,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