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竹林啼鸟,窗前流水飞花。
沮溺老来忘世,希夷眠处为家。
【注释】
永丰道中宿安溪邓东园家 其一:门外竹林啼鸟,窗外流水飞花。
门外:指屋外的竹丛;
窗外:指室内的窗外;
啼鸟:指在屋外叫唤的小鸟;
飞花:指落在地上的花瓣或飘落的柳絮;
沮溺:指东汉隐士严光,因隐居不仕,自号“严子陵”;
希夷:指晋代名士、道家学者王弼,因好静居山,自号“许由”,故又称为“希夷先生”;
老来:指晚年;
忘世:指忘记世间的一切名利和纷争;
希夷眠处为家:指以隐居山林为乐。
【译文】
屋外竹丛中鸟儿叽叽喳喳,窗前流水潺潺飞落花朵。
严光老来忘记世间事,希夷先生就卧在山林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之作。首句是诗人对所过之景的描述,第二句则是对所过之地主人的描写。
从诗的意境来看,这首诗写的是在永丰道上经过安溪时,宿于邓东园家中的所见所闻。诗中的景物有竹树、溪流、飞花等。这些景物都十分美好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而诗中所描写的主人邓东园,则是一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他在竹丛中听到鸟儿的叫声,看到溪水上飞落的花瓣,却能忘却世事纷扰,与世无争。他的这种心境,正是古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此诗通过对邓东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