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场早岁众相推,却讶明珠屡见遗。
白首书多还授子,青山家在不馀赀。
生徒帐下先闻礼,闾里门前每决疑。
当日汉庭儒术重,伏生九十作经师。
【注释】
周中孚:字子中,号鹤山,南宋初年人。
六十:指六十岁。
文场:指考场。
明珠:比喻才学出众之人。
白首:指年老。
生徒:指学生。
帐下:指军中。
闾里:指民间,指邻里间。
决疑:解决疑难问题。
伏生:汉代著名儒家学者伏生,以九十高龄为秦二世时博士淳于越作《尚书》注解。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写诗人对友人的祝贺及对其为人处世的看法与评价。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押韵,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首句“文场早岁众相推”,是说周中孚年轻时在文人学士中就很有名气。“文场”即考场,“早岁”指早年。这两句的意思是,周中孚在科举考试中一直很优秀,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
次句“却讶明珠屡见遗”,是说周中孚虽然很优秀,但还是有被人忽视的时候,就像明珠一样,被多次遗漏。这里的“却”是转折的意思,表示出作者对此的感慨。
第三句“白首书多还授子”是说周中孚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很关心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把学问传授给他们。这里的“白首”指的是年老,“还授子”是指教子,让子女学习。这句话的意思是,周中孚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仍然很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第四句“青山家在不馀赀”是说周中孚虽然有很多财产,但并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希望子孙能够继承这些财产,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这里的“青山”指的是青山绿水,象征美好的生活环境;“不余赀”则是说不需要多余的财物,意思是不要贪图享受。
尾联“生徒帐下先闻礼,闾里门前每决疑”,是说周中孚的学生在军中都听说过他的行为举止,而邻居们也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疑难问题。这两句的意思是,周中孚不仅在文场中很出名,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声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周中孚的评价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