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十载自开荒,每觉春来涧水长。
简出不缘堪却老,忘饥真可代休粮。
窗前听鸟知林静,洞里烹茶爱草香。
何事梅花开独晚,似留孤洁对群芳。
【注释】
1、丁巳:即“丁酉”,古代纪日干支名。六日:指初六。洞中:指山中的山洞,是作者隐居之处。
2、是时:这时。春已逾旬:春天已经过了十天。逾旬:指超过十天。
3、梅萼:梅花瓣儿。萼,通“萼”。
4、自开荒:自己开垦荒地。
5、涧水长:泉水流得特别急。涧,山间溪流。
6、简出不缘:不因(有)什么理由而出来。简,同“间”。缘,原因。堪:可以,能。
7、忘饥真可代休粮:忘了饥饿就真的可以代替吃粮食了。代,代替。
8、窗前听鸟知林静,洞里烹茶爱草香:在窗前听到鸟儿的叫声就能知道树林非常寂静,在洞里煮茶喜欢草的香气。
9、何事梅花开独晚,似留孤洁对群芳:为什么梅花偏偏开得这么晚呢?好像有意留下清高纯洁的品质来与百花争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
首句写诗人初到洞中,看到满山遍野的梅花已经开放,感到惊讶。次句以“山田十载自开荒”作结,说明诗人十年来一直过着隐逸生活。三至八句,写诗人的生活情趣。第九句“简出不缘堪却老,忘饥真可代休粮”,说因为山野没有世俗的诱惑和干扰,所以才能忘却年岁的增长和饥饿感。第十句“忘饥真可代休粮”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十一至十四句写诗人欣赏山水之美。第十二句“窗前听鸟知林静,洞里烹茶爱草香”,写诗人坐在窗前倾听鸟儿的歌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安静;在山洞里煮茶,喜欢那草的香气。第十三句“何事梅花开独晚,似留孤洁对群芳”,写诗人觉得梅花偏偏开花时间较晚,好像有意保留它的清高纯洁的品质来与百花争艳。
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表现了作者隐逸的生活乐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