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怀旧德,独爱水云身。
白发一竿暮,青山七里春。
江流闲岁月,夜景湛星辰。
千载荒祠下,停舟日几人。
子陵祠
汉庭怀旧德,独爱水云身。
白发一竿暮,青山七里春。
江流闲岁月,夜景湛星辰。
千载荒祠下,停舟日几人。
赏析:
严子陵,名光,是东汉初年的著名高士,以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著称于世。他的生平和事迹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严子陵祠的景致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崇高品德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汉庭怀旧德”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怀旧。这里的“汉庭”指的是汉代的政治中心,而“德”则是指严子陵的高洁品行。这种怀旧之情不仅包含了对严子陵本人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人高尚道德的向往和追忆。
接下来的诗句中,“独爱水云身”进一步揭示了严子陵与众不同的品质。他选择了隐居生活,以水为伴,以云为友,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与严子陵本人的人格魅力相得益彰。这里的“水云身”不仅是对严子陵形象的生动描绘,也象征着他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中的第三句“白发一竿暮,青山七里春”则用简洁的画面传达了严子陵祠所在的自然环境。夕阳下的白发映衬着一杆孤竹(即钓竿),而远处的青山在春日里生机勃勃。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也让严子陵的形象更加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来的几句诗进一步丰富了严子陵祠周边的风景描绘。“江流闲岁月,夜景湛星辰”展现了夜幕下江水静静流淌的宁静景象,以及星空璀璨的美丽画面。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衬托出了严子陵祠的宁静与神圣,也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深邃和广阔。
结尾的两句“千载荒祠下,停舟日几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千年的时光流转,只有那座古老的祠堂依然屹立不倒,而每天来此停舟的人们却日渐稀少。这既体现了历史的沧桑感,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美好记忆的珍视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祠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的理想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严子陵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这种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关注,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严子陵个人品质的颂扬,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