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畔娟娟月,照见寒梅一株发。
老鹤长年此托栖,气骨风神两超越。
生绡半幅谁写真,儿今把玩偏能频。
眼前犹自有奇物,天下岂得无仙人。
仙人人道吾翁是,未论服食论标致。
清白孤高寿且康,只应梅鹤差堪譬。
久大堂中春酒深,醉酲坡梦与逋吟。
直将甲子循环数,那许尘埃半点侵。
此去罗浮几千里,望望白云犹尺咫。
浮暗之香喜达天,鸣阴之和惭为子。
兹图绝宜张寿筵,拜授使者签轴全。
宜羹三实凭长养,南飞一曲永流传。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为友人封君万寿写的长歌。诗中描述了梅花和鹤的优美形象,表达了对友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首句“梅鹤旧图敬赋长歌为大人封君万寿之献”表明这是一首祝寿诗。诗人用梅和鹤作为象征,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格。
第二句“罗浮山畔娟娟月,照见寒梅一株发。”描绘了罗浮山下美丽的月光和一株独自开放的梅花。这句诗通过月亮和梅花的画面,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第三句“老鹤长年此托栖,气骨风神两超越。”赞美了老鹤的高傲气质和超凡脱俗的风度。诗人通过描绘老鹤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
第四句“生绡半幅谁写真,儿今把玩偏能频。”提到了一幅生绡画卷,画面上是老鹤和梅花。诗人说这幅画被儿子反复把玩,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第五句“眼前犹自有奇物,天下岂得无仙人。”意味着即使眼前的事物已经变得普通,但仍然有值得赞叹的奇迹存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寿的祝愿,希望他的生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充满智慧和才华。
第六句“仙人人道吾翁是,未论服食论标致。”认为仙人是苏轼自己,而不是别人。这里既表达了自信,也体现了对自己才华的认识。
第七句“清白孤高寿且康,只应梅鹤差堪譬。”强调了老人的纯洁、高洁和健康。诗人认为只有梅花和鹤才能与之相比,表达了对老人的深深敬意。
第八句“久大堂中春酒深,醉酲坡梦与逋吟。”回忆了在春天饮酒时的情景,以及自己在梦中与友人一起吟诗的情景。这句诗充满了友情和怀旧之情。
第九句“直将甲子循环数,那许尘埃半点侵。”表示时间的流转是无法阻挡的,希望友人能够抵御世俗的诱惑,保持内心的清净。
第十句“此去罗浮几千里,望望白云犹尺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相隔数千里,但彼此的心却很近。
第十一句“浮暗之香喜达天,鸣阴之和惭为子。”描述了梅花和鹤的香气飘向天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
第十二句“兹图绝宜张寿筵,拜授使者签轴全。”强调了这幅画应该挂在寿筵上,以表达对友人的敬爱和祝福。
第十三句“宜羹三实凭长养,南飞一曲永流传。”祝愿友人在长寿的同时,也能够享受美食和音乐,让美好的时光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