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极逢兴运,根深有大年。
晓峰精舍上,春水寿觞前。
稳曳尚书履,光陪阆苑仙。
功名卑马援,矍铄自堪怜。

【注释】

大司寇:官名。汉御史中丞、廷尉等皆称大司寇,故以之称御史台长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林见素:即林光朝,字见素,浙江余姚人。明初为礼部尚书、太子太傅。后被削职闲住。天顺二年(1458)卒,年七十七岁。朝见:朝拜天子。出京:离开京城。谒武夷精舍:到武夷山的精舍去拜访。宿武夷:住宿在武夷山。自寿诗凡四首依韵奉答:我写了四首《自寿诗》并依照原韵作了回答。其三:这首诗是第三首《自寿诗》的标题,也是作者对林见素先生的回复。愁极逢兴运,根深有大年。晓峰精舍上,春水寿觞前:愁绪极重之时遇到好运,根基深厚便意味着有长寿的福气。清晨山峰上的精舍之上,春天的流水前摆放着寿酒。稳曳尚书履:稳稳地拖着作为尚书的官靴。尚书: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掌管国家政务,地位较高,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光陪阆苑仙:光与神仙们相伴。阆苑:指仙人居住的地方。《列子·周穆王》载:西王母居昆仑山,山上有瑶池,池中有白鹤,池边有琼树,树上有玉兔,玉兔捣不死药,服之可以长生不老。阆苑: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马援:东汉初年的著名将领,曾投笔从戎,屡建战功,后任扶风太守,因遭同乡人的诬陷,辞官归田,在家乡南阳讲学,自号“躬耕”。后来他重新出山,平定交趾,征伐匈奴,封新息侯。但他一生未得功名,晚年仍感惆怅,所以自称:“丈夫生不五男,俱令及头;五男皆令衣锦,一男愿作羊。”矍铄:精神饱满,身体强健的样子。堪怜:值得同情。

【赏析】

林见素是明朝的一代名臣,他在明初曾出任礼部尚书兼太子太傅,后来被贬谪至南方。这首诗是诗人应林见素的邀请而作的。全诗写尽了林见素当年出仕时的豪情壮志和晚年的感慨情怀。

首联“愁极逢兴运,根深有大年”,是说当忧愁极重的时候,就迎来了好运,有了深厚的基础就会有大的作为。这是对林见素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

中间两联“晓峰精舍上,春水寿觞前”“稳曳尚书履,光陪阆苑仙”,分别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诗意。“晓峰精舍”指的是山中的寺庙,“春水寿觞前”则是指宴会的场景。“尚书履”是高官的官鞋,“阆苑仙”则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用典,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已远离朝廷,但却仍然保持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肠。

结尾两句“功名卑马援,矍铄自堪怜”,则是对林见素的人生感慨。“马援”是指东汉初年的名将马援,他在年轻时就很有才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最后只能在家中度过余生。“矍铄”(音juéshuò)是一个形容人精神状态很好的词,这里指诗人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精神饱满,身体健康。这两句话是对林见素的赞美和安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