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赴海易,渝船上滩难。
母心如孤船,遭孀险于滩。
凿凿石齿隙,如雷向奔湍。
一息生死隔,谁谓天地宽。
乳哺各鼎鼎,而今生羽翰。
上摩九万里,母老心更安。
白昼北堂㵾,闯然入玄冠。
树旄塞前途,白马黄金鞍。
匍匐走舍儿,邻人越墙看。
致词谢邻人,吾亦谏诤官。
三岁不见母,初辞五云端。
起舞为母寿,儿不饥不寒。
儿腹有至宝,其名为琅玕。
愿言献天子,功名良不刊。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母亲的爱,以及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尊敬。下面我将对每一句进行详细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萱荣为张经载题

  • 注释:萱草花(忘忧草)是古代用来表达思念之情的植物,这里用来象征母亲的思念与牵挂。”为张经载题” 指的是作者为某人或某事而作。
  • 赏析:这一句点明了诗的主旨,即通过萱草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第二句:渝水赴海易,渝船上滩难

  • 注释:渝水是指长江支流嘉陵江在重庆的一段,这里指代母亲所在地。”渝船”则暗指诗人所乘之船。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暗示了诗人离家在外,思念母亲的心情。

第三句:母心如孤船,遭孀险于滩

  • 注释:寡妇的心比孤舟还难,因为寡妇失去了依靠,更加脆弱。
  • 赏析:此句进一步强调了母亲的孤独与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遭遇的同情。

第四句:凿凿石齿隙,如雷向奔湍

  • 注释:凿凿的石齿象征着母亲的坚毅与不屈。”奔湍”则是形容水流湍急,比喻人生的艰难险阻。
  • 赏析:这两句用石头和水流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第五句:一息生死隔,谁谓天地宽

  • 注释:一息生死之间,生与死似乎隔着一条极宽的鸿沟。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生死离别的感慨,认为即使是生死相隔,也无法阻挡对母亲的思念。

第六句:乳哺各鼎鼎,而今生羽翰

  • 注释:乳哺分别时,母亲和子女都各自怀着希望和梦想。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母亲和子女分别时的深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第七句:上摩九万里,母老心更安

  • 注释:母亲年纪大了,但内心依然平和安定。”上摩九万里” 意指心怀宽广,不受外界干扰。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即使在母亲的晚年,仍然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安宁与坚韧。

第八句:白昼北堂㵾,闯然入玄冠

  • 注释:白天里,诗人看到母亲在北堂忙碌的身影,突然进入一种庄严的仪式。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她的日常劳作,也展现了母亲在节日或重要场合中的庄重与尊贵。

第九句:树旄塞前途,白马黄金鞍

  • 注释:树立旗帜阻挡前行的道路,骑着白马和黄金装饰的鞍具。
  • 赏析:这两句以壮丽的景象展现了母亲的形象,同时也寓意着母亲对家庭的守护与责任。

第十句:匍匐走舍儿,邻人越墙看

  • 注释:孩子匍匐着走在母亲的影子下,邻居越过墙头偷看。
  • 赏析:这两句通过孩子和邻居的行为,展现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辛勤与奉献,同时也表达了邻里之间的关爱与好奇。

第十一句:致词谢邻人,吾亦谏诤官

  • 注释:向邻居致词并表示感谢,同时自诩为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
  • 赏析:这两句既表达了对邻居的感谢,也展现了诗人自己勇于表达真实想法的精神。

第十二句:三岁不见母,初辞五云端

  • 注释:从三岁开始就没有见到母亲,初次离开家去学习或工作。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童年时期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离开家乡的无奈。

第十三句:起舞为母寿,儿不饥不寒

  • 注释:跳舞为母亲庆寿,表示儿女们不会因为生活困苦而挨饿受冻。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子女们在母亲生日时的喜悦与祝福。

第十四句:儿腹有至宝,其名为琅玕

  • 注释:儿腹中有着珍贵的宝物,它的名字叫做琅玕。
  • 赏析:这一句以珍宝比喻孩子的聪明才智,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十五、十六句:愿言献天子,功名良不刊

  • 注释:愿将这些美好的祝愿献给天子,希望这些功绩永远不朽。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这首诗通过对母亲形象和行为的刻画以及对其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亲情情怀,值得反复品读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