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濯锦江,穹穹升仙桥。
人间有此境,去去不惮遥。
闭门者谁氏,冥心契承蜩。
有亭月团圆,有竹风潇潇。
高视锦官城,如覆鹿以蕉。
心斋坐忘身,闻声欲捐瓢。
千秋长若斯,更用静魂招。
赏静轩
滟滟濯锦江,穹穹升仙桥。 人间有此境,去去不惮遥。
闭门者谁氏,冥心契承蜩。 有亭月团圆,有竹风潇潇。
高视锦官城,如覆鹿以蕉。 心斋坐忘身,闻声欲捐瓢。
千秋长若斯,更用静魂招。
注释:
- 滟滟濯锦江 - “滟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濯锦江”指在锦绣般的锦江上洗涤,这里比喻景色美好。
- 穹穹升仙桥 - “穹穹”形容天空广阔无垠,“升仙桥”可能指的是通往仙人境界的桥梁。
- 人间有此境 - 人间能有如此美景,实属难得。
- 去去不惮遥 - 不怕路途遥远。
- 闭门者谁氏 - 不知道是谁家关闭了门户,可能是隐居或修行的地方。
- 冥心契承蜩 - 心灵宁静到与蝉鸣相合,这里的“冥心”意味着心灵沉静。
- 有亭月团圆 - 有的地方建有亭子,月光明亮而圆满。
- 有竹风潇潇 - 有的竹林中风声萧瑟。
- 高视锦官城 - 从高处俯瞰锦官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城市的景象。
- 如覆鹿以蕉 - 就像把鹿放在蕉丛中一样,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观的美丽。
- 心斋坐忘身 - 心灵如同斋室一般清静,忘却自身。
- 闻声欲捐瓢 - 听到声音就想扔掉瓢,形容心境过于激动。
- 千秋长若斯 - 这样的美景将会流传千秋万代。
- 更用静魂招 - 最后,这种宁静的美能够吸引人们前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风景和内心宁静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锦江的美丽景色,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景的赞叹和向往。诗人还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心境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