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㩧屋角,穿隙衾铁冷。
君心去如飞,脂辖觉仆猛。
遄归拜松楸,此味未隽永。
安知凋瘵邑,万室坐深阱。
饿虎吞羔豚,饥蛟食蛙黾。
章甫以屦苴,逢掖今裸裎。
喜人噤吞声,有若物在哽。
局蹐无控诉,空馀列行省。
常虞潢池中,窃弄在俄顷。
牿童与豮豕,绝不以力逞。
君行纳吾污,此实邦邑幸。
【注释】
㩧(xiāo,同“潇”):风声。穿隙衾铁冷:指风穿过缝隙吹到铁制的被褥上,使被褥感到寒冷。君心去如飞:你的心意像飞一样离去。脂辖(xuē,同“血”):车轴上涂的油。仆猛:形容车速很快。遄归拜松楸(qiū,同“秋”):急忙赶回去祭拜先人的坟墓。此味未隽永:这种味道没有长久持续。安知凋瘵邑,万室坐深阱:怎么知道那荒芜破败的县城里,百姓们都是坐陷阱里的呢?安:怎么。凋瘵(zhài,同“寨”):衰败,荒废。膏泽既已竭,百川复以东。膏泽既已竭,百川复以东:意思是说,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十分困难,而朝廷却仍然在不停地搜刮。膏泽:比喻朝廷给予百姓的恩惠。百川:这里指黄河、淮河等众多的河流,泛指中原地区。复以东:又向东方流去。章甫(fú,通“父”)与屦(jù,音具)豮(měng,音孟):章甫是一种古代的礼帽,屦是鞋。章甫和屦就是古代的一种礼鞋,豮豕(shǐ,音史)指小猪。逢掖(guāng,音弓)今裸裎(chénɡ,音承):古时候男女分别着装,男子穿裳,女子穿裙,所以称衣裳为裳。逢掖,指男子的衣服。今,现在。裸裎,光着身体。喜人噤吞声:喜欢人们不吭声。物在哽:东西卡在喉咙里。局蹐(jí,音吉):缩脚而走的样子。无控诉:没有诉说的地方。列行省:排列成行列的意思。常虞(yú)潢池中,窃弄在俄顷(yǐn,音银):经常担心会陷入政治阴谋之中,而且随时可能被人暗算。常虞,经常担忧;潢池,指宫廷。窃弄,暗中玩弄。俄顷,片刻之间。牿(jiān,音尖)童(tóng,音通):用木棍撑起的猪圈,用来关牲口的地方。牿(jiān),木桩子。与豮豕(shǐ,音史):指关在猪圈里的猪。绝不(jué,音决)以力逞:从来不敢凭借自己的力量。绝不,决不,不敢。章甫、屦、豮豕、逢掖、裸裎:都是古人穿的服装。喜人:喜欢别人。有若物在哽:好像有个东西卡在喉咙里。有若,好像,表示好像有那样一种情况。局蹐、无控诉:都是指惶恐不安的状态。空余列行省:剩下的只是排成行列。空余,剩下的。列行省,指军队。常虞:指担心朝廷的阴谋。窃弄:暗中玩弄,指暗地里进行阴谋活动。俄顷:片刻之间。牿童与豮豕:用木桩支撑起的猪圈,关着猪。绝不以力逞:从来不敢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施展。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2)郑州刺史房琯出京任南城太守之前。当时诗人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浦县尉,心情抑郁愤懑,写下了这首《送南城郑尹之任》的诗篇。
首联写送别的情景,“夜风㩧屋角”,夜深人静时,一阵风吹过窗户角落,发出凄厉的啸声,使人毛骨悚然;而穿隙衾铁冷,寒气透骨,更增加了几分悲凉之意。这两句写风声和寒意,渲染出一片荒凉的气氛,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凉心境。
颔联写郑尹的离别之情,“君心去如飞”,郑尹一离开,就如飞一般地远去了。“脂辖觉仆猛”,郑尹离去后,车速很快,马儿也跑得飞快,就像被鞭打似的狂奔起来。这里的“仆猛”是夸张的说法,用以形容车马奔驰的速度。这两句写郑尹离去后的迅速离去,表现出他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惋惜之情。
颈联写对家乡的怀念,“遄归拜松楸”,急忙赶回去祭拜先人的坟墓,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此味未隽永”,这里的“此味”指的是家乡的味道,即家乡的美好风光和淳朴民风。这两句写诗人急于回家祭祖的心情和留恋家乡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美好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
尾联写对家乡人民的忧虑和担忧,“安知凋瘵邑”,谁知道那些荒芜破败的县城里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呢?“万室坐深阱”,这些县城里的百姓都是坐陷阱里的,处境十分悲惨。这里的“万室”,指的是县城里的居民户数;“坐深阱”,则是指他们被官府迫害、生活困苦的境地。这两句通过描写荒凉的县城和贫困的百姓来表达诗人对于家乡人民生活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状况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命运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郑尹离别的场景、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于家乡人民的忧虑和担忧等方面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国家政治状况的关心。同时,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